做到了所有人都不容于他的地步。
李贄的后果自然也很悲涼,在通州的大牢里,凄慘而死。
而焦竑是李贄的弟子,徐光啟又是焦竑的弟子,徐光啟在官場上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可以想見,周永春和徐光啟所能舉薦出的人才多半是在野人士,或是官職很低的小官。
六部里侍郎一級的官員,他們不熟,又該如何舉薦。
所以,這才是二人比較頭疼的事情。
徐周二人一想,既然陛下這么問,肯定心里已經有了確切的人選。
于是,試探著說道。
“臣等愚昧,還請陛下賜教。”
朱由校就等著他們問呢,于是說道。
“朕想設一‘軍機司’幫朕參贊軍務,勛貴,懂兵之文臣,在外統兵之老將,包括地方之小吏都可來‘軍機司’辦事行走?!?
看了看徐州二人的表情,朱由校又繼續說道。
“朕的設想是,‘軍機司’軍機大臣大概五到七名,司直郎若干名。”
說到這里,朱由校便不再言語了,相信他們二人已經聽懂了自己的話外之音。
沒錯,嘉靖搞出了個大禮儀之爭,讓滿朝文武選擇站隊,不問你到底是君子還是真小人,只要肯聽話,能辦事,那么就給你升官,重用你。
現在朱由校也要搞出一個類似的,那就是設立‘軍機司’,相信聰明的文臣已經可以猜到,這將會削弱內閣的權利。
使皇帝可以直抓兵權。
這個‘軍機司’到底讓不讓設立,就是要他們開始站隊。
選擇對了,那些即將空著的各部尚書職位,侍郎職位都在向他們招手呢,立馬便可以走馬上任。
到了明末這個階段,魏忠賢都可以搞出一個閹黨出來,所謂讀圣賢書的文臣都可以仰仗一個閹人的鼻息,來獲得高官富貴。
可見其心中所堅持的,和萬歷時期相比,已經下降了太多。
更何況,設立‘軍機司’這個提議和大禮儀之爭不同的是,可以很輕易的區分出,到底哪些人是堅決不想讓皇帝沾染軍權的,哪些人是愿意的。
朱由校說完后,聽在徐周二人耳中,效果可就完全不同了。
他們當然知道設立了‘軍機司’之后會產生的后果,雖然對大明忠心,但同時他們倆也是內閣輔臣啊,當然希望內閣的權勢越大越好。
屁股決定腦袋,這是不可避免的。
同時他們還想到,朱由校所要設立的‘軍機司’包括了勛貴,文臣,武將,甚至還有小吏,幾乎社會各個階層都囊括進去了。
無論哪個階層的人,只要有足夠的軍功都可以進入到這個層面。
這是利用世人的貪念,要瞬間形成一股‘軍機司’不設立都不行的大勢。
大勢面前,又有皇帝的支持,誰擋誰死。
看穿了徐周二人猶豫不決的原因,不就是因為內閣的權利會被削弱嗎?
朱由校笑了笑,說道。
“朕想,就由二位愛卿率先發起表示贊成吧。以后六部尚書等職位還要二位愛卿幫朕多多舉薦啊?!?
由我們兩人率先表示贊同?以后六部各個職位還要我倆多多舉薦人才?
徐光啟和周永春瞬間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徐周二人現在和六部的各級官員不太熟悉,也不屬于他倆的陣營,沒法舉薦。
沒關系啊。
在率先發起表示贊同的這個過程里,只要‘軍機司’設立成功了,他們倆就會豎立起足夠的威望。
而后,在舉薦六部各級官職的人選時,最終成功就任那些職位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他們的人。
雖然內閣的權利可能會被削弱,但是個人的威望和影響力卻可以得到加強。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