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為西南總督,總覽川,貴,云等各省軍政。”
內侍完成自己的差事后,心安理得的將管家劉福暗中塞給他的銀票放進了衣袖里。
端起劉一璟讓下人備好的茶水,淺淺的喝了一口后,見劉一璟和旁邊一監生打扮的中年人有些發愣,內侍提醒道。
“圣旨已擬好,只等內閣蓋章,便可明發天下了,元輔可莫要讓小的難辦啊。”
聽到內侍的提醒,劉一璟和汪文言對視一眼。
汪文言暗暗對他點了點頭。
到了此時,劉一璟已經別無選擇,拿起早已擬好的圣旨看了看,苦笑一聲,說道。
“現下內閣印章老朽并未帶在身上,還請公公轉告陛下,老臣會盡快辦理。”
內侍放下茶杯,對著劉一璟拱了拱手,說道。
“既然元輔這里有了準信,咱家便可交差了,這便回去轉告陛下。”
說著,內侍便不再停留,走出了劉府,上了轎子,向乾清宮行去。
內侍走后,劉一璟和汪文言相對無言,場面一時安靜了下來。
忽然,汪文言指了指旁邊的圣旨說道。
“陛下的圣旨來的正是時候啊。”
劉一璟再次苦笑一聲,這可是數省總督啊,一般情況下需要廷推才可選出,而現在陛下直接發旨給內閣,看自己是如何應對了。
乾清宮中。
“劉愛卿說會盡快辦理?”
那內侍回到乾清宮后,將劉一璟的回話一字不落的轉述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有些不太確定的又追問了一句。
“劉愛卿沒有明確說什么時候會辦理嗎?”
小內侍不敢隱瞞,將劉一璟的話又重新復述了一遍,一字不落不說,連神態都學的為妙為俏。
這也是傳旨太監必備的拿手絕活。
為皇帝傳旨時,不僅要牢記陛下的每一句話的每一個字,就連陛下說這句話時的神態,肢體動作都要學一遍,轉達給被傳旨的大臣們。
而大臣們的回話,傳旨太監也要牢記,包括回話時的神態等等,然后再報于陛下。
看到此景后,朱由校沒有再懷疑,對旁邊的管事牌子王朝輔說道。
“今夜先暫時不要落宮門的閘,朕也想知道,劉愛卿究竟會何時辦理此事。”
劉府中。
汪文言看著劉一璟依舊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問道。
“既然首輔大人已經決定不會站在百官的立場上,現在還猶豫什么呢?其實這一道圣旨,便是陛下讓您納的投名狀啊。”
陛下這個時候來傳圣旨,還偏偏要跑到自己家里來傳,對于這道圣旨所代表的含義,劉一璟自然知道。
陛下不僅要看自己怎么辦,還要看自己何時辦。
其實這就是陛下的一塊敲門磚。
若是遵照旨意辦了,則說明自己并不會站在百官的立場,至于決定要辦之后,越早辦,則說明,自己的立場越靠近陛下,遠離百官。
“賢弟啊,凡事想通了是一回事,但真正到做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
此時,汪文言仿佛是劉一璟肚子里的蛔蟲一般,直接點破。
“首輔大人看似有兩條路可選,其實只有一條而已。”
“既不能站在百官的立場,這樣陛下不容您;也不能站在陛下的立場,否則百官不容您。您一樣做不成這個首輔,至于之后所造成的的結果嘛,便如你我二人之前想的那般,并無任何區別。”
劉一璟點了點頭,說道“賢弟大才,首輔這個位置,那就是風箱里的耗子,兩頭受氣啊!”
“那么就只有走最后一條路,兩邊和稀泥,然后兩邊都不得好。”
汪文言繼續說道。
“這么做的話,首輔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