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設立軍機司的奏疏源源不斷的被送進乾清宮中,起初還不太多,但是當朱由校將崔呈秀等幾人連續升了官,補了之前空缺的職位后,效果便立刻不一樣了。
尤其是崔呈秀,從一個御史,直接越級提拔為兵部侍郎。
宛如一個招牌一般,向群臣們表明了朱由校的觀點,同意的,愿意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則有官做,至于不同意的,后果可想而知。
于是,利益的驅使下,更多的人選擇了站在朱由校這邊。
而朱由校也沒有客氣全都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讓他們升了官,補進之前空缺的位置上來。
尤其是三位尚書職的人選。
吏部尚書施鳳來,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朱童蒙。
這三位是其他人萬萬沒有想到的,之前官員們私底下猜測誰將接替這三個職位,其中無論是那個職位的候選人里邊都沒有這三人的影子。
當這項人事任命出來的時候,直接驚掉了一眾人的下巴。
施鳳來,雖然他的資歷夠高,萬歷三十五年進士,并且還是當初那一科的榜眼,但是他的職位太低啊,只是個少詹事而已,就直接提拔成吏部尚書了?
其實朱由校選施鳳來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個人絕對聽命于自己。原史中他是閹黨中的核心成員,而現在魏忠賢還沒有完全發跡起來,他也沒有投靠魏忠賢。
但是諂媚的性子卻是沒變,這次沒有找魏忠賢,直接暗中向朱由校表達了自己投靠的意思。
一個資歷夠高,又完全站在自己這邊的官員,為何不提拔,而且將他提拔為吏部尚書之后,那么將來在官員的人事任命上邊,,朱由校就有了足夠的話語權。
不僅如此,為了防備施鳳來會以權謀私,朱由校還給他安排了一個絕對正直的副手,吏部侍郎何應瑞。
現在的何應瑞還只是一個常州知府,估計吏部侍郎這個職位會空降到他的頭上,何應瑞也是完全想不到的,因為他遠在常州,而且對這件事情就沒有發表過自己的觀點。
但是朱由校還是選擇了他,因為這個人確實有識人之能。當時光宗在位之時,讓全國各地的官員們舉薦人才,何應瑞便舉薦了一個年輕人,而這個年輕人在他舉薦的時候連個秀才都不是。
可是何應瑞卻一眼便看出了這個年輕人的才能,這個人就是原史中大名鼎鼎的堵胤錫,就是這個人在南明的時候親自招撫了李自成余部和張獻忠余部,成為了抗清最主要的力量。
至于畢自嚴,官員們倒是沒有太驚訝,畢竟是萬歷二十年的進士,而且之前還是太仆寺卿,相對于前邊的幾位,并沒有越級提拔太多。
朱由校選擇的畢自嚴的原因則是因為這個人是一個理財高手,原史中在崇禎朝財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依舊精打細算,精心協調,支撐了近十年時間。
為了應對接下來持續二十多年的天災,朱由校又為他配了一個得力副手,戶部侍郎范景文。此人無論地方上的政事,還忠誠德行方面都是無可爭議的好官。
有了這對搭檔,朝廷的財政至少不至于再那么混亂。
朱童蒙之前只是個兵科給事中,此次越級直接提拔為兵部尚書,雖然級別跨越的有些大,但有其他幾位承托著到也不怎么顯眼。
而且此人確實有才能,文武兼備。最重要的是,朱童蒙屬于三黨成員,朱由校提拔他也是對周永春的一種補償和變相的增加威望。
畢竟周永春替自己首先發聲,總不能沒有一點表示的。
兵部同樣重要,為了自己方便控制,朱由校便把崔呈秀提拔了為侍郎,做朱童蒙的副手。
經過一番調整,朝堂中的布局總算讓朱由校滿意。
一番努力之下,此時的朱由校終于體會到了二祖時期的快感,官員任命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