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眾家主們看到主座上那個翩翩少年時,便猜到了對方的身份。
除了陛下,誰還能讓熊蠻子那家伙在一旁作小。
朱由校淡淡地說道。
“爾等在遼東所犯之事,罪孽深重,然朕不是忘恩負義之君主,爾等先輩曾有功于大明。”
“故,在此次清洗之中,朕放爾等一馬。”
“然,活罪可免,死罪難逃。命爾等即可遷入關內,可有異議?”
朱由校一上來便先發制人,直接問道,根本沒有一絲鋪墊。
可正因為如此,才讓這些家主們感受到了陛下此次的決心。
聽到朱由校這樣說,眾人全都保持了沉默。
畢竟,遼東戰亂之地,而他們這些家族又是明軍和建奴競相拉攏的對象,完全可以左右逢源,搏得富貴。
誰愿意去到關內啊,在那里,一切都將從頭開始。
但若是不去,之前那些被滅的家族又是活生生的例子就在他們眼前發生著。
此時他們已經動了歪心思,那就是投效建奴,既然你大明朝不想要我們活,那我們就把整個遼東都送給建奴,最起碼能保證一份富貴。
之前他們不是沒有這樣想過,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太大,而且其名聲也會徹底臭了,可是現在逼不得已之下,就只能如此了。
看著眾家主低頭沉默的樣子,朱由校已經猜到了這一結果。
說實話,若是想要殺掉他們,很容易。
現在只要朱由校一聲令下,他們立刻就會人頭落地,可是之后呢?
他們背后龐大的家族,他們家族中在軍中任職的子弟呢?還會為朝廷盡心效力嗎?
難道連同那些將官也一起殺掉?在現在遼東如此關鍵的時刻,這樣做豈不是給了建奴可乘之機?
朱由校甚至想到,建奴一直沒有動靜,就是在等待遼東勢族徹底和自己鬧翻的時候,才是他們雷霆一擊的時候。
朱由校輕咳一聲,直接點明祖大壽,問道。
“祖愛卿如何看呢?”
祖大壽早就和汪文言商議好,答應關鍵時刻站在朝廷這一邊,所以這一刻沒有絲毫猶豫,站出來說道。
“祖氏世受國恩,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愿遷出遼東。”
聽到祖大壽這樣說,其他勢族家主們直接愣住了。全都看鬼一般看著他。
你就這樣直接服軟了?
“好!”朱由校笑著贊譽道。“祖愛卿果然忠心體國,祖氏遷出遼東后,祖愛卿卻不必了,便繼續留在遼東任職吧。”
“末將謝過陛下。”
祖大壽知道,當家族全都遷往關內后,那就相當于人質,只有讓朝廷感到放心,才會繼續任用自己。
朱由校也確實是這樣的想法。
家小遷進了內地,在軍中任職的將官卻暫時不變,這樣既維持了軍隊的安穩,又解放了土地。
至于像原史中吳三桂那樣,家小已經在京城了卻仍然敢于做一地軍閥?
根本不可能了,此一時彼一時。當時只是吳三桂的家下在京中而已,但是他手下的將官們沒有啊,當一個領導自己的下屬利益不一致時,這個領導也是沒有辦法。
否則,那些下屬將官們怎么還會在聽他吳三桂的號令。
當時吳三桂的情況就是這樣的,不是他想做軍閥,而是形勢已經將他逼到了那里。
可是現在不同了,遼東所有勢族都遷出關內了,這些遼東的將官們已經和自己的下屬利益一致。
而且,只是暫時的,為得是暫時穩住軍心,當勢族們遷出來遼東后,再將這些遼東的將官們慢慢替換一部分,這樣一點點過渡。
有了祖大壽做表率,又有了朱由校的許諾,其他一些勢族們心里已經產生了搖擺了。
現在只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