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范文程這樣說,皇太極心中更加奇癢難耐,恨不得立即將汪文言收入麾下。
范文程的本事皇太極還是清楚的,能夠和他比肩,可見此人之才已超過絕大多數人了。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此話不假。
可是精通謀略之人更是鳳毛麟角。
文王得了姜尚,才有了八百年大周;漢王得了張良,才有了四百年大漢;哪怕如今的大明,朱元璋也是有了劉伯溫這個智多星的輔佐,才得以平定天下。
皇太極深知,若想成就一番事業,此等人物是少不了的。
“想不到在明朝滿堂碌碌無為之輩中,這天啟皇帝竟然能慧眼識珠將一小吏提拔而重用。”皇太極砸吧著嘴,有些苦澀的說道。
對于如今的大明朝皇太極恐怕比明朝絕大多數人都要了解,有句話叫做,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恰恰是你的敵人。
做為明朝現在的頭號大敵——后金,而皇太極又是后金軍中最善于學習漢人的人物,怎么可能不對明朝做一番了解。
在他看來,明朝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只知道黨同伐異,善于夸夸其談,沽名釣譽之輩卻高居廟堂。
比如無論是在民間還是朝堂之中都享有盛名的東林黨,他們一步步把控科舉,凡是讀書優異者,在其還沒有考中秀才時便給其錢財助其高中,一路金錢鋪路,直到高中進士。
考中進士后,又讓朝中其他東林黨人助其平步青云,然后高居要職,很可能一個職位坐了不到半年,還沒有完全熟悉呢便又開始高升,這樣的人除了夸夸其談之外,能有什么真正的本事。
可以說,從其讀書就開始投資,一直到在朝中高居要職,簡直是一條龍服務。而背后暗中資助者正是東南地區那些鹽業走私,海貿走私的大財團。
試想,這樣的人當了官之后怎么可能會為朝廷謀利,更多的是為他們背后的利益集團代言。
這樣一條利益鏈條形成之后,那些想靠自己真正的才能學識博取前程者,怎么可能會是他們的對手,最后的結果不外乎屢考不中,最后遺落于民間;或者考中了,但是由于朝中沒人,最終只能做個偏遠地區的小官。
皇太極明白這一點,他沒想到這個長于深宮婦人之手的天啟皇帝竟然也明白這一點,剛一登基便實行吏員轉官之策。更可怕的是,竟然還慧眼識珠,從眾多吏員之中提拔起了汪文言這號人物。
這才是讓皇太極覺得朱由校真正可怕的地方。
看著城墻上站立的那個年輕人,皇太極眼中一絲殺意閃過,問一旁的范文程,說道。
“先生認為我軍能否攻下這沈陽城?”
范文程猶豫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道。
“絕無可能。”
“哦?”皇太極雖然已經想到了這一點,但是從范文程嘴里聽到此話,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他知道范文程此人向來不喜歡把話說的太滿,而這次卻恰恰相反,看來是自己想要招攬汪文言的舉動讓他感覺到了危機,此刻想在自己面前展露一番了。
想通這一點后,皇太極笑了,繼續問道。
“先生可否詳細說說?”
“原因有三。”范文程伸出了三根手指,說道。
“其一,我軍并不善于攻城,之前無往而不利的內應之策,經過之前熊蠻子的清洗,加之此次這天啟皇帝在城中收買人心,我軍之內應已近乎于無。”
“其二,士氣。我軍雖士氣高漲,然奴才觀沈陽城上明軍之士氣也并不多讓。其因無外乎那天啟皇帝親臨沈陽城上。”
皇太極觀察了一下明軍后,也認同了范文程的說辭。他明顯感覺到了此次明軍的士氣與往日的不同。
看了看依然在城墻上的朱由校,皇太極心里有些發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