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想到了什么,說道。
“前幾日爾等便知曉朕不日便會至山海關,那從京城而來的人應該也知曉了吧,為何還要將王愛卿帶走?”
這次終于有人回答了,滿桂說道。
“末將等人也是這么說的,可對方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王巡撫欺上瞞下,險讓陛下受難之罪責是必須要嚴懲不貸的。”
帶著大筆的銀子而歸,還讓那些遼東士紳遷居內地,朱由校本是愉悅的心情,此時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卻仿佛被人驟然潑了一瓢涼水般,澆了個透心涼。
好一會,朱由校才平復了心情。
冷靜下來后,朱由校不由想到了武宗朱厚照,同樣也是私跑出去和蒙古打了一仗,不僅打贏了,而且自己還親自手刃了幾個敵軍。
高高興興地回京后,得到的不是朝臣們的贊揚和夸贊,卻是所有人的指責。
在一片指責之中,武宗私跑出去打了勝仗的功績也被一并掩埋,不僅沒有為自己贏來聲望,還讓自己在民間的名聲更臭。
諸如頑劣,丟下朝臣私跑出去不負責等等,在民間傳了個遍。
難道自己也要被如此對待嗎?有了武宗的教訓,朱由校不由想到了這一結果。
心情煩躁的朱由校不等再仔細詢問,抬腿便向外走去,說道。
“將這些銀兩裝車,隨朕速速回京。”
一直跟在左右兩側,沒有發一言的洪承疇和汪文言此刻心里也跟著緊張起來。
如果這次王在晉被治了罪的話,那么他們二人也同樣跑不掉。
只要此次跟隨陛下來山海關的這一批文臣武將全都被治罪的話,那么就表明,朱由校此次行動本身就是錯的,哪怕斬獲頗豐,也將淹沒在所有朝臣們勸諫和指責的奏章里。
朱由校親自下令,所有兵士們一起行動,動作還是很快的,不到一個時辰,所有東西便已準備好。
看到一切都已準備妥當,朱由校也不再坐車輦,決定騎馬返回京師。
跨上馬背,剛剛準備下令啟程的時候,朱由校卻看到不遠處有數百人急急忙忙的向這邊趕來,看其匆忙的樣子,顯然是有什么急事。
關鍵是這些人身上所穿的衣服,不是官服也不是將士們穿的盔甲,而是粗布麻衣,關鍵是這些人急走間還很精神的樣子,也根本不像普通百姓啊。
這是沖自己而來?
朱由校不由停止了動作,想看看這些人究竟有何事。
等這些人靠近了之后,才終于看清,這不正是那些遼東的勢家家主們嗎?他們怎么還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