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隨著鹽場租聘拍賣的日子越發臨近,京城之中也更加熱鬧了起來。
但是這種熱鬧只是局限于全國各地趕來京城的商人之間。
京城之中的高官勛貴,已經利用手中的入場券提前將鹽場挑選了一遍。現在的這些官員勛貴們是真正做到了手中有鹽,心里不慌。
冷眼旁觀著京城之中那些商人們為了剩余的那些鹽場而擠破腦袋,只為可以擁有一塊上佳的鹽場,以此來為家中再增加一筆收入。
高官勛貴們雖然早已優先挑選完畢,但是其中卻發生一件令朱由校十分惱火之事。
鹽場已經挑選完畢,這些人們卻遲遲不肯付錢,美名其曰朝廷俸祿微薄,勉強只夠家用,實在拿不出多余的錢財來支付這筆龐大的支出。
有人帶頭,其他人也都跟著有樣學樣,一個個都跟著哭窮,以此來表明自己個個都是清正廉潔之人。
這些人的表演或許會哄騙的了其他人,但是對于朱由校卻是無效的。
他們沒錢?誰信啊!原史中李自成進京敲打出七千多萬兩白銀是從哪敲出來的?
對于這些人的心思朱由校也清楚,在大明的官場上一直奉行著一個潛在規則,那就是能做不能說。
即使全天下所有人都明白他們家財萬貫,也一樣要表現的清正廉潔,尤其是在皇帝面前。
如果真的有人敢于將這樣的事情拿到明面上來說,那才是真正的犯了大忌,先不說其他官員將來會如何合起伙來報復他,只是單單皇帝哪里你就無法過得去。
真以為大明朝的皇帝都是傻子嗎,不知道這些人家里非常有錢?
只是通常情況下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面上過的去就行,不然能怎么辦,真的按照明初太祖時期剝皮揎草將這些人殺了嗎?若是真的這么做的話,按照太祖律法《大誥》來算,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活不了。
但是現在你堂而皇之的將這樣的事情放在明面上說了出來,皇帝該怎么辦?
這豈不是讓皇帝下不來臺?
所以,長久流傳下來的潛規則就是,對于這樣的事情,無論是忠臣還是奸臣,全都眾口一詞,保持一致戰線。
現在的朱由校也同樣面臨了這樣一種窘境,明知道底下的這群人是什么樣的貨色,卻還是不得不和他們將戲演下去。
事情已經進展到了如今這一地步,總不能再將他們手中的鹽場給收回來吧。金口玉言,又豈能朝令夕改。
對于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好在朱由校提前已經有了準備。
一番扯皮之后,朱由校索性好人做到底,這三年的租金答應他們可以只支付一半的銀子便可以。
當這道旨意傳達下去之后,眾多達官勛貴們以為自己終于算計了皇帝一把,取得了勝利,尤為高興,結果還沒來得及歡呼慶賀呢。
緊接著,從乾清宮中又傳達下一道旨意,那就是一半租金可以免去,但是作為條件,從這些官員租到鹽場這日起,朝廷開始對官員實行‘考成法’。
這道旨意一出,本來喜氣洋洋的官員和勛貴們,瞬間全都失了聲,一時間都陷入了糾結之中。
有的官員狠了狠心想要將手中的鹽場全都退還給朝廷,但是他也知道,僅憑他自己手中的這一兩個鹽場,根本連個浪花都掀不起來。
于是他們開始聯合其他官員,想要一致退還回去,以此來要挾朱由校。
卻不想這樣的想法根本就是癡人說夢,鹽場已經拿到了手里,誰又甘心再讓它從自己手中消失呢?
況且,在官員之中也是有貧富差距的,有的官員家里富可敵國,自然沒有將鹽場這些收入放在眼里,但是有的官員卻是相對貧困的,每年鹽場所得收入對于他們來說那絕對是一筆巨款了。
所以,有些官員想要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