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此話一出,整個官署里的氣氛瞬間為之一頓。
仿佛被按了暫停鍵一般,齊齊停止了手里的工作,直到兩秒后有反應機敏的宮娥內侍才開始繼續忙活著自己手里的活計,卻不敢發出一絲聲音。
本來還有心要上前勸諫一番的朱由檢,此時一瞬間呆在了原地,臉上沒有什么懼怕的神情,或者說他對于可能發生的事情并沒有太多的認知。相反,他的臉上更多的是難以置信。對于皇兄看待問題方式上的難以置信。
在宮中的時候,朱由檢時常聽到劉太妃等人贊賞皇兄胸中自有丘壑。
起初的時候他心中還頗為不服,甚至在心中想過,若是自己有一天做了皇帝的話,一定會比皇兄做的好。可是直到此刻,朱由檢才真正感覺到了兩個人之間的差距。
自己想到的是朱燮元此人是否真的是奸臣,用人不明之過該如何向群臣向天下人交代。而皇兄想到的卻是如此多人一齊上疏,他們之中是否有陰謀,該如何定罪。
思維方式的差距這么大嗎?
朱由檢小小的腦袋里此刻充滿了疑問。
而另一邊,相對于人精一樣的王朝輔來說,他深刻的感覺到了朱由校這一句話里所包含的腥風血雨。
一驚之后,王朝輔趕忙說道。
“陛下,此前朝堂剛剛重整,此時鹽業新政也剛剛實行,實在不易再貿然掀起大案啊。”
“嗯?”朱由校冰冷的目光迅速看向王朝輔,問道。
“你身為朕身邊的貼身管事,你也被收買了?”
‘噗通’一聲。
王朝輔跪在了地上,緊隨其后的是周圍的內侍和宮娥們。
一時間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只聽王朝輔哭著說道。
“陛下明鑒啊,老奴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啊!”
“老奴只是擔心朝野震蕩,被有心人有機可趁,還請陛下明察。”
朱由校雖然心中很生氣,恨不得立刻殺光那些只知私利,于國毫無益處之輩。但是經過剛才這么一鬧,理智又漸漸占據了上風。
看著跪拜在自己面前的王朝輔,他也知道,王朝輔說的沒錯,現在才是四面皆地,最危險的時刻。
遼東后金在虎視眈眈,雖然去歲之時將遼東梳理了一遍,但也正因為這樣,奴酋努爾哈赤才更可能在今年春播之際發起戰爭。
北方蒙古一直都是大明的敵對勢力,現今蒙古大汗——林丹汗野心勃勃,時刻準備著馬踏中原,劫掠一番。
而在山東地區,白蓮教愈演愈烈,起事可能只在旦夕之間。
四川土司現今也蠢蠢欲動,就等待著大明四面皆地之時,給予致命一擊。
其實如今的局面,早在去歲的時候朱由校就已經有所預料,也做了相應了的準備,可是現在真的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校心里還是忍不住擔憂。
是啊,現在朝廷內部需要的是穩,不易再大動干戈了。
情緒慢慢平復下來后,朱由校才對王朝輔說道。
“好了,平身吧。”
然后又看向周圍其他的內侍和宮娥,說道。
“你們也都平身吧。”
“謝陛下不殺之恩。”王朝輔一臉劫后余生的表情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他知道,這一次其實不是自己的解釋有多么的合乎情理,而是因為陛下對自己的情緒有著極強的控制力而已。
站起來后,為了讓朱由校盡快忘掉剛才所發生的事情,王朝輔想起什么似的,趕忙拿起其余所剩不多的幾封奏疏,說道。
“陛下,這些都是關于鹽場租聘所得銀兩處理分配的幾封奏疏,內閣一時無法決斷,還請陛下圣裁。”
“哦?”朱由校沒想到鹽場租聘才剛剛結束,各部大臣們就惦記上了。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