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省劍門關。
“多謝兄弟款待,我兄弟倆還要去往京師有要事就不多留了,告辭。”
一隊兩人組成的驛隊,身騎快馬,快速的出了劍門關的大門,向北疾馳而去。
他們的目標是先到達漢中,然后再北上一路去往京師。
緊了緊懷中的奏疏,兩人不敢怠慢,一路快馬加鞭,眨眼功夫便行出了十里地。
正在穿過一個兩邊山高林密的小路時。
只聽‘嗖,嗖’兩聲。
在兩名驛卒剛剛經過的一顆大樹后邊,兩支利箭破風而來,箭頭瞄準兩人的后頸處射去。
“額......”
‘噗通,噗通。’兩聲。
兩名驛卒紛紛落下馬來,爬伏在地上,不一會功夫鮮血便染紅了兩人身下的土地,只見兩支利箭正中后頸處,箭頭從身前的喉嚨處探出。
這使得兩人臨到死也沒有再發出其他聲音,只是腦袋卻倔強的轉動著向后努力望去,想要看清究竟是什么人竟敢攔截朝廷的信使。
可是死神終究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時間,兩人到死也沒有看清楚對方的長相,只是耳邊聽到了身后有幾道腳步聲傳來。
“在他們身上好好搜一下,看看有沒有朱督師要的東西。”一道聲音說道。
“是。”旁邊幾人答應了一聲后,便齊齊開始動手。
死在地上的一名驛卒的懷里,有一個灰褐色的小包裹,此時已經被鮮血染紅。只見一只手探了過來,抓住扯出然后打開。
“在這里!朱督師要找的東西在這里!”一道聲音興奮的叫了起來。
剛才發號施令的那人疾步走來,說道“拿來我看一下。”
說著,便拿起來開始翻閱,直到看到一個名字,來人嘴角微揚。
“孫傳庭。果然是孫傳庭彈劾朱督師的奏章。”
合上奏疏,只見那人踢了踢趴在地上的兩具尸體,說道。
“還和以前一樣,在西邊的小兒灣掩埋了吧。”
其他幾人輕車熟路,背尸體的背尸體,拿家具的拿家具,顯然不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了。
等到其他人都去處理尸體后,那人待在原地又從懷里取出了另外一封奏疏,翻開看了看后,只見上邊的署名為:四川巡撫徐可求。
“朱督師果然料事如神啊,在劍門關安插一支軍隊,明為阻止奢賊北上,暗卻也阻攔了通往京師的消息。”
那人滿臉欽佩的嘀咕了一句。
成都府東邊幾十里外的金堂俠。
此地為孫傳庭阻止奢崇明叛軍進攻成都的關健要塞。
成都平原東邊的最后一道山脈為龍泉山,是護佑成都平原的最后一道保障。從川南進入成都,通常情況下為了方便快捷會走水路,而沿著沱江北上,便是一條最優選擇。
而金堂峽正處于龍泉山脈和沱江的交匯處,整個金堂峽全長二十余里,兩邊山峰林立,河道最窄出僅僅三十多米,是最為險要的一處關隘了,素有小三峽之稱。
金堂縣,是緊挨金堂峽旁邊的一個縣級地區。
孫傳庭帶著當地兩名土生土長的老農為向導,乘著船沿著江一路東行,勘察著地形。
“大人啊,老漢我世代生活在這里,經常沿江捕魚,對這一代最是熟悉。聽說南邊的賊軍就要殺過來了,一路過來百姓們全都遭了秧,我們金堂縣的百姓可就全都仰仗大人了。”一個年過古稀的農民老伯,一臉懇求的望著孫傳庭。
經過半個月時間的傳播,尤其是奢崇明叛軍一路北上直沖成都而來,當地的百姓們早就人心惶惶。有的甚至早早地便攜家帶口躲進了成都府城里邊。
可這樣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百姓仍舊只能干瞪眼,不知所措。
攜家帶口背井離鄉,說起來容易,可是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