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國的正規軍數量大約是帝國出動的正規軍的兩倍,但在之前的東西線戰役損失了很多,現在已不足帝國的1.5倍。
訓練程度和精銳程度更是遠不及帝國的正規軍。
按帝國的標準,他們的戰斗力只能混到地方軍的水準,只比石州的兵強一點。
但是,他們集合了全世界最先進的武器,有充足的物資,有經驗豐富的軍事顧問團,有精銳的特殊兵種援助。
還有大量無畏的炮灰沖上去當靶子。
由世界各國組成的聯合作戰指揮部,已經基本取代了教皇國那效率低下的參謀部的功能。
在他們的指揮下,由先進的80式重型坦克帶隊,其它各國援助的次級坦克隨行,數百萬正規軍為主力,從正面猛攻帝國軍。
僵尸部隊(劣質灰衣人)從兩側沖擊,消耗他們的彈藥,拖慢他們的步伐。
若帝國軍彈藥充足,也未必不能與之一戰,但現在彈藥匱乏,又深入敵境,只能且戰且退。
李龍興急電最高會,要求盡一切力量,供應子彈、炮彈、油料、醫療用品和食物。
同時迅速帶領前線部隊向法蘭堡撤退。
那是帝國在教皇國內占據的第二座堡壘,已經經營了一段時間,非常堅固,且地勢良好,背靠帝國運輸線,不必擔心增援問題。
如果能撤到那里,就算是安全了。
聯合作戰指揮部敏銳地察覺到了帝國的計劃。
他們推斷出帝國應該是補給不足了,正在迅速后撤以尋求時間休整。
聯合作戰指揮部的總顧問馮因里安很快察覺到了戰機。
如果能在斯坦河附近把帝國軍攔截下來,他們就能吃掉三分之一的帝國軍隊。
馮因里安立刻會知莫翟,變更了作戰方式,集中全部兵力,咬住帝國的后撤部隊。
而裝甲部隊,僵尸部隊,以及教皇國用一個邦的領地換來的巨人技術所制造的全部巨人部隊,則去沖擊斯坦河地區,截斷帝國軍。
莫翟知道戰爭巨大的轉機即將到來,也許這就是教皇國一連串勝利的開端。
他動用了一切的力量來促成這件事,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斯坦河這一場戰役上。
李龍興也察覺到了這一點,急令帝國兩大集團軍增援斯坦河地區。
就這樣,雙方在斯坦河地區的鏖戰開始了。
戰斗從一開始就打得極為激烈。
雙方都知道這關系著此場戰役的勝負,玩了命一般地猛攻。
李龍興下達了死命令,無論如何要守住十天,只要等到第一、第二集團軍增援抵達,就是勝利。
莫翟更是產能全開,源源不斷的灰衣人和巨人向戰場奔赴而去。
局勢漸漸倒向了教皇國,對帝國不利。
帝國的將士們拼盡了全力防守,但灰衣僵尸們無窮無盡。
機動性極高的巨人部隊在戰場上來回游走,破壞他們的陣地,瓦解他們的防御,襲擊他們的補給車輛和坦克營地。
陣地一塊一快地丟,很快,帝國軍就損失了過半的陣地,退縮到奧蒙堡一帶。
這是他們最堅固的陣地了。
如果這里丟失,后方一馬平川,任務必然失敗。
將軍和戰士們都寫好了遺書,準備死守奧蒙堡。
此時。
帝國戰線。
鋒面。
李龍興剛剛率領前線部隊擊退了敵人的進攻,給了一直糾纏不休的教皇國軍一記迎頭重擊,從而給撤退的部隊贏來了一個很大的空間。
深夜。
李龍興在營帳里研究戰局,奧蒙堡的戰斗已經開始,一戰雙方就打得無比慘烈,尸體已經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