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敵深入,將南區統帥趙崇和河州總督石緣的大軍引入東秦州境內,利用地形和主場優勢,將他們打得一敗涂地。
甚至連河州總督石緣差一點就被生擒活捉,還好他腿腳利索,愣是用兩條腿跑過了四個輪子,把本來以為要立大功的士兵氣了個半死。
而前線的盛懷軒也是連戰連勝。
不論是青軍還是重組的近衛軍都是士氣高昂。
盛懷軒打法更是極為兇猛而凌厲,他以消滅敵軍為主要目標,在決定點上集中優勢兵力,以快速機動實現兵力集結,注重突然襲擊和靈活機動戰術,擅長把握有利戰機以迅速擴大優勢并奪取最終勝利。
相反,林亞泊的聯軍雖然士氣同樣高昂,但卻充滿了投機思想和撿便宜理論,人人都以為他們就要大富大貴了,都只想搶軍功而不想拼命,一場硬仗下來,傷亡不過百分之十就全軍崩潰。
盛懷軒所向披靡,如同摧枯拉朽般打穿了三大集團超過百萬的聯軍。
昔日橫行無忌的南天王仿佛重生歸來,殘余的皇派勢力如同找到了救星一般紛紛向東秦州聚集,緊接著帝國元帥尚連山也率軍趕到了戰場,加入了盛懷軒大軍。
一時之間,其聲勢風頭無兩。
不只如此,盛懷軒還分別給兩區統帥傳信,痛陳利弊。
他告訴他們,與林亞泊一伙等于與豺同行,拼命之時浴血奮戰,爭肉之時惡行相向,沒有好結果。
在又遭遇了多次慘敗之后,西區統帥武耀宣布退出,自立自保,不再參與內戰,同時上書勸大長老盡快維護帝國和平,不要讓帝國處在分裂的邊緣。
帝國的五大統帥中,東區統帥始終保持中立,西區統帥退出之后,就只有三區統帥還在內戰之中。
其中最強的西南區統帥秦剛,被攔在長山郡的嘆息之山前。
盛懷軒面對的壓力,只有兩區統帥、三位長老以及諸多總督的私兵。
更糟糕的是,在盛懷軒身后,以常守仁、許云風為首反抗軍,抵擋住了龍州總督顧正義等人的進攻。
雙方在天州這片地域上激烈交戰,不分勝負。
情勢對林亞泊等人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