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方珺捧出兩封帖子交給田瑭。
打開來看,其中一封來自廷尉府,上面四個大字“查無此人”!竟然還落了廷尉府的印章。
田瑭一臉疑惑,公孫康這是在和自己開玩笑嗎?
轉念就明白了,公孫康蓋了廷尉府的大印,用的也是廷尉府的公文,這公事公辦的做法,就是在提醒田瑭,咱倆的交情還沒到這份上!
他是需要自己再靠攏一些啊!田瑭心里想著,又去翻看另一封帖子。
帖子是王雄親筆,要他穿戴官服,于今日未時到太守府前聽命,至于發生了什么事,帖子中并未提及,但田瑭能猜到。
公孫度要行大典,領平州牧!
田瑭還未建立起不依賴鐘表的時間判斷能力,問過陳信才知道,時間還很充裕。
畢竟是官身,而且現在這個官身還是對抗蔣綱的重要砝碼,田瑭不可能不去給公孫度捧場。
襄平城說大也大,在這個時代,算是一座大城。說小也小,和后世相比,也就是一般縣城的規模。
太守府周圍已經設立了幾道路卡。田瑭穿戴著官服,腰間懸著考工右丞的牌子,竟還被盤查兩次,陳信自然是在第一道路卡處就被攔了下來。
田瑭又穿過兩道路卡才到太守府門前,那里已經稀稀疏疏的站了一些人。
門前是一個小型的空曠場地,大約十丈見方,長條石板上的積雪已經被清掃一空,
掃眼看去,沒有一個田瑭認識的人。這也正常,自己才初入這襄平的官場。
站在室外等的官自然是小官,就連太陽也欺負小官,場地兩邊都有陽光,就場中的陽光被成排的旌旗遮住,只留下部分光亮的縫隙。
小官們就擠在那縫隙處一邊搓手跺腳,一邊享受寥寥的冬日陽光。
人漸漸多起來,太守府內出來幾名侍衛,開始組織大家列隊。
田瑭總算看到了一個熟人,那人也看到了他,還跟他打了打招呼。
田瑭卻認為,要不是他站在武將隊伍里,自己站在文官隊伍里,自己能現在就沖上去和他肉搏。
因為蔣綱這個鳥人看上去一點也不能打!
胡思亂想間,有人拍了田瑭的肩膀,轉頭一看是司馬器。這家伙上來就問田師的書寫的怎么樣了,田瑭一腦袋包,只能敷衍說正在寫。
正尷尬呢,太守府大門打開,有兩隊人從里面走出來。左手領頭是公孫康、王烈、王雄,右手領頭是陽儀、柳毅,兩位將軍之前還有一人,田瑭沒見過。
文武兩隊,涇渭分明。
這些人便是公孫度賴以統治遼東的核心班底了。他們步入場地,安靜的轉身站在隊伍前列,隨后太守府大門再次關閉。
所有人就這樣站著,耐心等待公孫度出來。他們都很高興,因為公孫度自己給自己封了個平州牧,他們大多數人的官職自然也水漲船高,即使不升官的,俸祿也提了一級。
但是高興并不能用來取暖,公孫度遲遲不出來,外圍的人已經冷的受不了了,幸好田瑭的官職不高不低,站在人群中間,好歹少吹了不少風。
終于,太守府大門再次打開,公孫度騎在一匹俊美的白馬之上,當先踱出府門,后面十二名親衛依次跟進。
他穿著銀胄銀甲,背上的艷紅披風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團跳躍的火焰。
“吉時將至,諸位隨行。”公孫度揚起馬鞭,一指東方。六名親衛當即勒馬前行,為公孫度開道,后面六名親衛緊隨公孫度之后,將其圍在中間。
維持秩序的侍衛舉起大旗,在眾人旁邊列成兩隊,護送文武前往。大旗迎風招展,上面明黃色的公孫二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文武列隊而行,田瑭大概估計了一下,六十人左右,算是個不大不小的統治集團。
田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