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就是當朝文宣公的孔延世后,駱永勝再次一揖到底行禮,被孔延世起身扶住“小友無需如此多禮,吾在這里只不過是一個多讀了幾年書的書匠而已,并非什么公侯?!?
??駱永勝堅持要拜,口中言道“學生拜明公,非拜明公之顯赫官爵,而是拜明公早年所著《九經》,學生曾有幸拜讀,深受啟蒙,故而學生雖生平首見明公,然與明公卻有一份師生恩情所在。既見恩師豈能不拜。”
??“好好好,顧小友真是明禮之人。”
??見駱永勝口中夸耀自己的心血著作,孔延世也是面上有光,撫髯暢笑,看著駱永勝便覺十分順眼。
??“顧小友從何而來啊。”
??“江南路,洪州。”
??一句洪州,讓孔延世面色一怔,問道“可是那偽楚駱逆興風作浪之地?”
??“唉。”
??駱永勝重重一嘆,馬上雙目之中蓄滿熱淚“正是,學生本是在洪州安心讀學之人,存的是考取功名報效朝廷、百姓之心,熟料賊人造反,反害了學生一家性命。
??兵禍一起,生靈涂炭,洪州已化作存存焦土,學生每每思及,痛不欲生爾!”
??話到最后被勾起傷心往事,當下便嚎啕大哭,哭的那叫一個撕心裂肺,連著孔延世都感同身受,不免目泛微光,濕了雙眸。
??“學生此來山東,就是想求明公,救救江南的百姓啊?!?
??哭著,噗通一聲就跪了下來,頓首在地。
??這個請求讓孔延世為之怔然,手足無措去攙扶“老夫不過區區一個曲阜縣令,只司職奉祀祖先之責,有何能為江南百姓可做的,若有,小友可直言無妨,老夫定盡綿薄之力。”
??“孔孟先師都曾著書留言,可救朝廷與百姓者首為仁政,而絕非兵戈,如今江南禍亂糜爛,刀兵四起生靈涂炭,只殺得是處處白骨、寸寸血染,如此百姓與朝廷之間恨意日深,此焉可為正道?
??學生位卑言輕,思前想后這天下可救百姓者獨明公一人,求明公入京面圣,進勸朝廷寬施仁政而止兵戈啊?!?
??見孔延世遲疑,駱永勝便哭的更加凄慘許多“明公~~~!
??朝廷下令盡屠江南六州,那可足足是一百七十萬百姓,是一百七十萬條無辜的人命啊。”
??這一句可真是扎進了孔延世的心中,當下緊緊握住駱永勝的雙臂,看著后者那哭到紅腫的雙眼,鄭重點頭“好吧,老夫為了百姓就去試上一試?!?
??“謝謝明公謝謝明公。”
??孔延世嘆了口氣,好生安慰許久,目光掃到駱永勝方才觀讀的那本《周禮注疏》,便開口轉移走這個沉重的話題。
??“小友竟然也愛讀《周禮》?”
??周禮晦澀,距離眼下之世又相隔兩千多年,朝廷科舉考的《詩》、《禮》也是后世潤色修改過的改良學說,像原汁原味的周禮已經很少有讀書人愿意看了。
??“讓明公笑話了,學生才學淺薄,也就勉強看懂個皮毛?!?
??駱永勝擦擦眼淚,勉強一笑“只是學生有些不懂,為什么周公旦當年可以行共和之政、共產之舉來平天下、安民心,而到了今朝,反而讓那駱逆用這種方法來反攻朝廷?!?
??這個問題讓孔延世為之一怔,繼而又聽到駱永勝開口道。
??“周開八百年之王朝,歷朝歷代無有王朝命數超過姬周者,皆因《周禮》之功,漢武帝窮兵黷武打得江山破碎,昭宣中興重用黃老學說,以安民庶恢復生產,才有四百年之大漢。
??如今天下百姓之所以反,皆因兼并無度、地方暴政頻施所致,既如此,我大宋何不取學于周漢兩朝,效法先賢呢?!?
??說罷拱手向孔延世請道“孟子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