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江山的時刻了,適才褚季與孤言江西一省官員空額巨大,十空八九,孤以授命褚季開科取士?!?
甫一見面,駱永勝就開門見山的說出此番召見他們的主要原因。
“官吏皆缺,我大楚只有打江山的強軍卻沒有治江山的官吏,這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孤找你們三位來的目的,就是要請三位來與孤一道,編一套開科取士所用的題庫出來?!?
趙宋科舉考《詩》、《禮》兩項,殿試考時策論,這種科舉的方式時間太長,三年一期的駱永勝等不了,他現在得求快。
所以編一套務實的,與眼下恢復民生息息相關的針對性政務題庫就是迫在眉睫之事。
后世上岸考試還有行測、申論呢,但現在駱永勝連考申論的功夫都沒有,準備直接填鴨式堆題庫了。
三人面面相覷,而后都不免疑惑的向駱永勝請示道:“敢問大王,這題庫都應該準備哪些內容的策題?”
“暫時簡要點。”
駱永勝數著手指開始念叨:“國本綱領、大同小康、行政規范、民生發展、律法刑罰、稅務經濟、工業生產大體就這七個方面。
這第一點的國本綱領,就是咱們四個現在明確一下我大楚的立國之根是什么,為什么立國、立國的目的、立國之后做什么、如何做這都要明確出來,作為我大楚的國本綱領,這是政治核心問題,如果連這個都搞不懂那就不能做我大楚的官員、公員。
至于大同小康,就取材《周禮》中提到的大同思想和小康展望,之所以考這一個,就是希望我大楚未來的官員都能有一個執政目標,要懂得為了實現家國四海大同、百姓小康富裕而執政奮斗,至于多少年能夠實現這或許很難,可起碼也要先有一個奔頭和目標。
行政規范,就是哪些是咱們大楚朝廷該做的,哪些事是咱們不該做的。哪些是官員該做的,哪些事是官員不該做的。我大楚的行政體系是如何一種形態,政務閣、布政使司行省、府、縣這是四級衙門,分別有哪些職權司衙署理哪一方面的事務都要心里明白。
民生發展,要考一考學子們懂不懂的如何務實、切實的執政,做縣令、副縣和做知府、同知亦或者做曹司衙門主官,在不同的崗位上應該做哪些與民生發展有直接關系的事。
不要滿嘴之乎者也卻連五谷都分不清,趾高氣揚的上來如大教育家那般指手畫腳、點頭論足的胡亂念叨,一個刑曹的主簿就不要操心鐵課稅一年有多少斤,同樣一個戶曹的主簿也不要去關心混混夜踹寡婦門該怎么處罰,在什么崗位上就務必要踏踏實實的干好分內事。
律法刑罰這一塊,咱們的時間暫時不夠,就不急著編纂,先用《宋法統》為骨拿來暫用,等日后時間充沛了在慢慢潤改補充。
稅務經濟是關鍵點,我大楚有哪些稅、沒有哪些稅,各稅多少、如何稅必須清清楚楚的明白,因為稅與百姓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這點搞不懂就會嚴重的影響到百姓飯碗錢包,萬萬不可以。
至于最后的工業生產,這一點日后會是重點,不過眼下需要考得不多,就大概按照咱們江西一年的鐵課、瓷課等比較重要的兩大塊來簡單出上幾道題即可?!?
說到這里駱永勝有些累了,端起杯子飲上一口潤潤嗓子,抬頭發現傻眼的三人,當下皺了眉頭:“孤重新說一遍,左右,拿紙筆予三位卿?!?
不用說,僅看這三人的表情駱永勝也猜到,怕是一點都沒記住。
自己在這嘚吧嘚、嘚吧嘚的一通說,后面等落實下去的時候,只怕連七八分都未必能夠保全下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
“以后再開會,傳達從上至下政令的時候,凡參會者必須要帶上紙筆來記?!瘪樣绖俣藗€小規矩:“孤說十分,你們記八分,趕等到你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