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二子這是回家啊。”
“嘿嘿,今年這個年能回家過了。”
“真羨慕你,竟然能趕上成為第一批放年假的。”
這是南昌城外的軍營,一個背著行囊的年輕男人走出營地,身后是站崗值哨袍澤羨慕的眼神。
臨近過年,駱永勝跟嚴真討論過這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給當兵的也放個假。
少時從軍征,八十始得歸是這個年代當兵的真實寫照。
若是地方廂兵還好,因為是就近駐防,南昌的兵就守南昌、蕪湖的兵就守蕪湖,所以即使沒有假期,只要當官的不查,也可以偷偷摸摸的回家。
但這樣又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紀律的嚴重散漫,所以兩宋時期的廂兵戰斗力,簡直堪稱是慘不忍睹。
而如威虜軍這般駐守北地的,常年都在三關一帶防備契丹,責任干系重大不能擅自離開,加上故鄉離著也遠,就算是回鄉來回也要數月,時間上往返也很難來的及。
另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古代的邊軍成分中,有一定比例是充配的罪軍,要是放了假,人家扭頭就跑,從此杳無音信你也只能干瞪眼。
故而正規軍一直難以得假。
可討逆軍的成分跟趙宋的邊軍那顯然是不一樣的,即使打下江西全境,駱永勝也沒有把監牢里的罪人都釋放出來編入軍中以此擴充實力,該服刑的罪人依舊是罪人,讓這種貨色來當兵,顯然無法提高軍隊的戰斗力,還會拖累大軍。
萬一打了敗仗,這些囚徒軍必然會頃刻嘩變,動搖軍心。
基于這一情況,駱永勝跟嚴真兩人正經討論了一次,給不給假?
鑒于討逆軍大多都是江西本地人,且有不少都是沒有家室的孤寡之人,給假期,也不過是入城玩些日子,放松一下,最終達成了一個共識。
給!
一年批半個月的假,同時將全軍分成二十四批,一個批次一個批次的放假,前一個批次的回到軍營銷假后,第二個批次就可以離開軍營了。
二子是個幸運兒,因為他恰巧排到了第一批次,又恰巧逢了過年,這次放假,使得他可以回到家鄉,陪著父母親人一起過年。
因此離開軍營的二子,滿臉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悅之情。
“好事成雙啊。”
踏在歸鄉的土地上,二子又伸手從懷里取出一封信箋,翻來覆去的看,臉上的喜色更甚三分。
這是一封落款為君衛隊的批準信。
批準二子加入君衛隊,考察期三個月。
自從駱永勝示意嚴真,君衛隊可以大規模擴招,并且接觸軍隊發展將校士兵加入后,君衛隊就開始在討逆軍中大規模的發展成員,平時訓練中表現突出的、戰時有立功表現得都可以申請加入君衛隊。
而二子就是其中之一。
很幸運,他的申請得到了批準,嚴真親自給他回了信,批準他的申請,只要三個月內他不因為違反軍紀受到處分,歸鄉期間不觸犯地方的行政律法,那么就將正式成為君衛隊的一員。
那將會是他人生履歷中最有濃重色彩的一筆。
不僅在兵餉外可以額外領取一筆君衛隊的薪俸,便是日后立了戰功,也會比其他的袍澤更快、更容易獲得提拔。
“等入了君衛隊,我就可以當伍長,到時候把老家的地賣了,加上自己存的錢在南昌城里買間屋子,把爹娘都接進城里來住。”
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美好,二子越想便越覺得開心,連著回鄉的步伐都輕快了許多。
沒兩天的功夫,老家的村子便隱約可見。
張吳村,就是二子的家。
“繞過前邊這個小山頭,就到家了。”
離著家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