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帥,偵查營發現耶律隆緒的中軍了。”
沽源口一處水谷之內,參謀官常文晉興沖沖走向正揮刀鍛煉的彭誠,喜不自禁道。
“浩蕩蕩幾十萬大軍,準是耶律隆緒沒跑。”
“是嗎。”
彭誠放下刀,從親兵手里接過毛巾擦去臉上的汗水,拿起軍報看了一眼就搖頭。
“假的。”
“假的?”
常文晉不可思議的說道:“怎么會是假的呢。”
“疑兵之計而已。”
彭誠解釋道:“駱帥在多倫抓了二十多萬牧民,逼著耶律隆緒帶大軍來救,你要是耶律隆緒會怎么想?”
“多倫一定有詐。”
“對啊,你都那么想,耶律隆緒又不是傻子會不知道。”
彭誠哈哈一笑:“多倫,耶律隆緒當然也必須會來,可即使來也不可能這么冒失的就動三軍根本,依本帥看,這幾十萬所謂的契丹主力,充其量最多三五萬軍,其余的,都是牧民喬裝所變,目的就是要引蛇出洞,好看看咱們到底在多倫挖了一個怎么樣的陷阱。”
聽彭誠這么一解釋,常文晉有些明白了。
“彭帥的意思是,咱們暫且按兵不動,由著契丹人去?”
“對。”
“可駱帥那。”常文晉有些擔心:“萬一駱帥要咱們出動怎么辦。”
現在彭誠判斷這伙契丹大軍只是耶律隆緒的疑兵,可萬一駱成武信了怎么辦。
駱成武才是三軍主帥。
“嗯,你的擔心也有道理,那本帥就書信一封,交給駱帥吧。”
彭誠點點頭,打算去給駱成武寫封信,把自己的判斷進行匯報,便見谷口處,十幾名騎兵快速奔馳而來。
“軍令!駱帥軍令。”
彭誠和常文晉都皺起了眉頭。
該不會是駱成武下令調軍的軍令吧。
心中雖甚是擔心,可彭誠還是趕忙上前接下,拆開來看,頓時松了口氣,臉上也帶起了笑容。
常文晉在一旁看著,便開口問了一句。
“駱帥軍令如何?”
“駱帥和咱倆想到一起去了。”
彭誠哈哈一笑,將軍令遞給常文晉,說道:“駱帥也認為這支契丹軍是耶律隆緒的疑兵之計,他讓咱們暫且按兵不動,等待戰局變化,如果這真是耶律隆緒的主力,那他便帶著大軍向咱們這轉移,如果不是,那就等,等到敵真正主力出現,咱們再出動,將其一舉全殲!”
這大概就是軍人的默契。
對于契丹人的反應,駱成武確實是和彭誠想到了一起。
契丹人在明知道大楚已經在多倫挖好陷阱的情況下,即使是不得不來,也不可能這么冒失且愚蠢的一擁而上。
試探呢?
哨騎呢?
都沒有那顯然是不正常的。
而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得不說駱成武和彭誠兩人的猜測確實很準,此刻的耶律隆緒,壓根就沒有動。
那幾十萬大軍不過是和他一道撤出黃龍府的契丹族群而已。
而打出的皇旗,也是他的弟弟代他而去。
大遼的楚王耶律隆佑。
“哨騎的情報來看,在多倫,楚軍只有十萬騎,若是沒有埋伏,那么咱們中軍再動,一舉吃掉這支楚軍,若是有埋伏,那就讓隆佑把埋伏的楚軍引出來,咱們圍點打援。”
怎么說自己手下還有著足足近三十萬大軍,耶律隆緒還是很有信心的。
草原作戰,他們草原兒郎的騎術和對騎兵戰的心得領會絕對比漢人要高出許多。
只要能引出漢人的埋伏來,這場仗,他耶律隆緒有絕對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