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沈知白做完他對國家經濟理解的報告闡述之后,得到了大楚自駱永勝及下所有官員的贊許和支持。
這也為內閣擬定第二個五年計劃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降低財政支出,轉移發展重心,實現增產擴產。
而沈知白提出的使用票券來到供銷社兌換相應物品,聽到駱永勝到耳朵里,那不就是糧票和肉票嗎?
好家伙,這沈知白確定不是穿越者?
不過即使擁有這種疑惑,駱永勝也并沒有因此就單獨召見沈知白,亦或者和其聊一些什么東西來窺探。
就算沈知白是穿越者又如何呢?
重要嗎。
顯然不重要。
沈知白如果是穿越者的話,那么他就一定知道駱永勝也是穿越者,他哪里還敢這般露頭出來侃侃而談的暴露自己。
更何況,就算他敢站出來,預測了駱永勝的預測也沒有什么大不了。
他不敢說。
有些秘密是要一輩子憋在肚子里,拿命去藏著的。
真正重要的,是沈知白的出現,為大楚這個國家帶來的重要性。
一個國家需要人才,而且需要很多的人才,同樣,一個國家也會誕生許多的人才。
天下,不可能只有駱永勝一個聰明人。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沈知白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
沒有大楚,就不會有他。
有了大楚,就必然會有他!
因為,駱楚和趙宋不一樣。
是駱永勝給了如沈知白這種人舞臺,而沈知白等人對駱永勝最大的回報,就是投入其所有的心力來建設大楚這個國家。
內閣很快做出了二五計劃草案,并報呈駱永勝處獲批。
在這份二五計劃中,內閣提及了沈知白說起的幾處關鍵點。
那就是控制國家的財政支出,繼而將節省下來的財富資源用在增產擴產上。
“內閣打算在二五時期在全國落成最低不少于三百處院校,包括一百處具有職業性質的專項院校。
包括了冶鐵、地質、畜牧、航運和造船。
同時將在沿海興建不少于二十處新的鹽場,在遼東以及河北、山東開辟港口,擴大漁民的規模。
在江蘇、浙江、河南、陜西、四川興建五個織造局用來紡紗做衣?!?
“等等。”
就在駱成文還在侃侃而談的時候,駱永勝喊了一聲停。
“你說在江蘇、浙江、四川興建織造局朕還能理解,可是河南和陜西?這兩個地方連原料都沒有怎么紡紗做衣?!?
“漕運。”
駱成文非常篤定的說道:“二五計劃中,將會在隋唐大運河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擴修,讓西京到洛陽線、洛陽到南昌線中間的漕運吞吐量擴大三倍以上,這樣就可以實現?!?
有人可能會納悶,既然漕運可以將原料輸送到河南陜西,那為什么不直接把成品送到。
還要多費一圈子的勁搞什么織造局。
原因很簡單,提供就業崗位。
河南是中原人口大省,現在陜西因為大楚的國都定在此處,一樣開始吸納臨近各省很多的貧民涌入落戶。
但是陜西的田不夠多。
陜西的地質情況放在那,除了關中平原之外,西北很大一部分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情況,早不是一千五百年前的老秦了。
只靠著耕地,陜西的百姓生活很難實現富裕。
生產水平是極其低下的。
這就要求內閣當局來想辦法。
“陜西的礦業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工程院會同工部國有資源司、軍器局已經在陜西興建了很多的鋼鐵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