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教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
隨著陳宮的怒不可遏,隨著曹操語氣陰毒地喊出這句話,無數(shù)電視機前的觀眾,愣住了。很多觀眾甚至暫時失去了思考能力,突然之間,仿佛有一股冷風猛地灌進眾人后脖頸,大家這才紛紛回過神來。
如果電視劇上來就把曹操刻畫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反派,上來就努力表現(xiàn)曹操是如何的奸詐、狡猾、冷酷,那樣觀眾是不會有什么太深感觸的。同時曹操的形象也就過于臉譜化了,如此和以往影視劇中的反派就別無二致,也就沒什么好稀奇的了。
可是在《三國演義》中,前幾集一直在刻畫曹操極為積極的一面:智珠在握、處變不驚、坦然自若、胸懷天下、膽氣過人等等。不論是他反對大將軍何進入宮,反對召外兵進京,還是反對將內宦斬盡殺絕等,都展現(xiàn)了曹操過人的大局觀和高人一等的智慧。
后來他主動請纓刺殺董卓更是體現(xiàn)了曹操這個人物的英雄氣概!刺殺失敗轉瞬就能想好托詞,并以獻刀之說瞞過董卓得以脫身,更是將曹操的機敏和泰然表現(xiàn)的淋淋盡致!
以至于經過前兩集的鋪墊之后,已經有相當一部觀眾將自己帶入了曹操的角色之中,讓曹操這個角色的國民好感度急劇攀升。
然后,突然之間。
曹操誤殺好友全家,甚至連婦孺孩童都能狠下殺手!
曹操眼神兇狠地舉劍刺死婦孺孩童那一刻,觀眾頓感不適。可還沒等觀眾們徹底反應過來,曹操就對好友呂伯奢突然再下殺手,而他之所以要錯上加錯痛下殺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對方看到全家被錯殺,一定會報官追殺自己。
這一刻,觀眾終于反應了過來,原來《三國演義》中,曹操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奸雄角色!
直到“寧教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兩句話的橫空出世,前后強烈的落差,仿佛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給所有猝不及防的觀眾帶來強烈震撼!
此集曹操負了呂伯奢一家,但細究曹操當時所處環(huán)境,其實很多觀眾嘴里不說,可是心里未嘗沒有如果是自己異地處之,自己也可能這么做的想法,因為是人都有私心,這種恩將仇報一錯再錯的案例現(xiàn)實中也并不少見。可是加上天下兩個字,其結果和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兩集電視劇播完時,已經將近22點,可此時論壇,圍脖、朋友圈、短視頻等各大平臺卻仿佛過年一樣熱鬧。
“我草,曹老板威武霸氣,這宣言牛逼到爆炸,此話一出,以前所有的反派角色瞬間都弱爆了!”
“我都看傻了,曹操不愧是亂世之奸雄!”
“老曹家被司馬家篡了江山真是一點不冤,這都什么人啊!”
“忍不住說兩句啊,其實這兩句話史書上是沒有的,這是李潯原創(chuàng),換句話說,就是李潯瞎雞兒編的!”
“確實,《三國演義》這樣演好像是冤枉曹操了。我剛查了史料,歷史上應該真的有呂伯奢這個人,但可能他們也沒有電視劇中演的這么無辜。《三國志·武帝紀》中沒有呂伯奢的史料,《魏書》中倒是有一段記載:‘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xiāng)里。從數(shù)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shù)人。’真實的歷史上可能呂伯奢兒子們確實想劫曹操,這才被曹操反殺數(shù)人。電視劇很好看,但電視劇不是真實的歷史,大家不要過于帶入。”
然而沒什么卵用,越來越多的人把電視劇情節(jié)當成真實的歷史來討論,甚至有些人被科普的煩了,干脆說道:“史書上沒有記載就是假的嗎?史書都為尊者諱的,真實的歷史誰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我就是覺得真實的歷史可能真的就是電視劇演的這樣,我相信李潯的推理是正確的。”
…………
第二天,李潯在辦公室得知了《三國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