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費,順便看了看樹屋。
樹屋分為兩個部分:平臺和屋子。
平臺依托于6棵桑樹,搭建起來就有135平左右。
可以把平臺看成是,懸在半空的地基。
屋子矗立在平臺上,大小在95平,計劃兩室一廳。
剩下的40平,就是全開放式森林景陽臺。
能觀景,能休閑。
擺上一張躺椅,這就是午休的好地方。
擺上一套桌椅,這就是喝茶的好去處。
擺上一副麻將……
算了,趙谷主不會。
平臺離地只有一米五,既能防止地下的濕氣滲入,又能不用費很大力氣就能上去。
桑林全部修成樹屋的話,最多可以修3000座。
目前用不著這么多,計劃是20座,善德村人一人一座。
20座樹屋對這片林子來說,簡直就是在西瓜上點了個痦子——還沒它的籽大。
從外觀上看,樹屋找不出毛病
以后再把房子刷成青色的漆,將房子融入森林。
人與自然,最和諧的相處模式。
他進入屋子看了看,問題還是很多的。
房子只是被簡單隔成了兩室一廳,少了很多必備的東西。
比如:供水、廁所、浴室、廚房。
這么漂亮大氣的樹屋,配套相關的肯定要跟上,不然總感覺有點白瞎。
吃早飯的時候,把要求給大小木匠說了一下。
他們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修,給人居住的樹屋,許多東西都沒有考慮進去。
樹屋遠離地面,想要添加這些功能,并不容易。
老木匠連抽了好幾根煙,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沒什么好主意。
倒是小木匠突然眼睛一亮,道:“趙兄弟,除開廚房,你其他的想法,要不埋管?每座樹屋連一根凈水管、一根污水管。”
趙若鳴詳細詢問了一番后搞懂了小木匠的想法。
小木匠沒有關于廚房的建議,趙若鳴繼續問道:“廚房這個事情解決不了嗎?”
這下不用小木匠再給出什么先進的辦法,老木匠直接道:“我不建議在木屋里面修廚房。都是木質的,用明火會很危險。想要解決吃飯問題,不如修個大食堂,就修在倉庫旁邊豈不是很方便。”
“哎?這倒是個很好的主意!”趙若鳴忍不住伸出了一個大拇指:“老嚴你還真是有想法,不愧是四十年經驗豐富的老木匠!”
“吸……呼……”
老嚴又聽到了來自神奇趙小哥的夸贊,一口煙吸呼一下起碼半分鐘,扯著半個嘴角笑著搖了搖頭。
嘚瑟。
趙若鳴當下就拍板:“樹屋把衛生間和浴室也修好,需要走管的地方,先預留出來。正好今天會著手電網建設,走線的地方也考慮下。等修完樹屋就修個大食堂,沒完善的地方我想辦法來完善。”
父子二人應了一聲,去到桑林改造樣板屋。
小木匠關于如何解決樹屋用水、排水問題也不難。
簡單說就是在在樹林地下埋上總管,然后分管直接從平臺下面垂直連接上去,還能起到承重的效果。
當然,要想用上自來水,水泵是要解決的問題。
但趙谷主來了個非常奇妙的想法。
樹屋的位置更靠近西山第四峰,可以在第四峰峰腳挖一個蓄水池,然后買一根管下來。
這樣,水池的高度絕對保障,水壓也完全沒有問題,水泵就能省了。
唯一的難度就是挖溝的工程量。
污水處理一樣的道理,就是污水總管最后往哪里排,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