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樓是要留下元吉,李明玉明白了她的話,原本驚訝的神情散去,松口氣。
“姐姐應(yīng)該留下元吉。”他說道。
父親的托付說明元吉是他們最能信任的人,姐姐留下理所應(yīng)當,這樣他也放心。
元吉的驚訝一閃而過,神情恢復(fù)了平靜,沒有詢問李明樓為什么,更沒有表示他更應(yīng)該守著李明玉,干脆利索道“能。”
李明樓沒有因為他的干脆而欣慰或者輕松“因為時間緊迫,你要安排的萬無一失。”
她這是在擔心,是失去父親的空泛的茫然擔心?元吉想了想“大小姐,不是我的手下能掌控劍南道,而是大都督掌控劍南道,只要小公子在,大都督就在。”
李明樓明白他的意思,父親縱然不在了,他的權(quán)利并沒有隨之而倒下,父親能做到今天,手下并不是只有元吉一個人可用,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元吉死了之后,李明玉依舊平安長大,且身邊兵馬權(quán)勢不減。
不過她要的并不僅是保證李明玉的平安,還有某些人在劍南道的不平安,比如項氏。
現(xiàn)在就有個項云在李家大院,如果動手就能將他殺死,就像項家殺李明玉他們一樣。
李明樓心不由跳起來,放在膝頭被袖子遮擋的手攥住。
“項大人在做什么?”她問道。
話題突然變了?元吉抬頭“今天護送小姐的人馬都回來了,項大人見過他們進行了查問,這時候和項九爺在吃飯。”
李明樓先回家,李奉常等人快馬在后,而護送李明樓去太原府的大批人馬則更在后,今日才都趕到家。
雖然李明樓說是因為想家自己回來了,但項云必然要再查問一番。
元吉停頓一下,又道“并沒有其他人作陪。”
其他人指的是李家的人,李明樓抬眼看向元吉。
元吉從來不信任李家人,或者說劍南道不信任李家的人,劍南道一直在排擠李家的人,元吉死了也是如此,一直纏斗了四五年。
那幾年李明玉的信中不斷的提起抱怨,李家的人阻礙政令,李家的人用孝道壓制他,李家的人插手各項生意,李家的人越過他打著懲治下人的旗號,驅(qū)逐了好幾個得力的管事。
幾年纏斗之后,李家的人被趕出了劍南道,李明玉幾乎與嫡支斷了聯(lián)系,還好李明玉已經(jīng)掌控了劍南道,如同他父親一樣成為節(jié)度使,所以李氏宗族依仗他,不至于跟宗族都斷了,盡管如此,李明玉的聲名還是有損,常被詬病。
李明玉也不信任李家的人,從來都不親近,如果不是李明樓要求,他今天最多只去見見李老夫人,不可能陪同吃飯還在李老夫人那里午睡,膝下承歡這種事李明玉和李明樓從來沒有做過。
這不是元吉的影響,元吉不信任李家人也不是私心妄行,李明樓很明白,這是因為父親。
李奉安臨死前將李明樓姐弟托付給親隨下人元吉,并不是因為事發(fā)突然等不到李家的人到來,而是原本就不打算托付給他們。
李奉安對家里吃喝穿用度從不吝嗇,但不允許他們插手他的生活,俗話說一個兄弟三個幫,他這樣將家里的兄弟們排斥在外,哪怕送回去的錢再多,也顯得疏離隔閡,也便沒有了信任。
李奉安的做派的確跟常人不同,但他一直以來的行事都是非常人。
因為一直在外以及李奉安的影響,李明樓姐弟對李家的人也是如此,但現(xiàn)在李明樓要重新想一想。
這不是她對父親不信任,事實上父親對李家人沒有看錯,父親死后李家的人對李明玉恨不得生吞活剝,無奈被嚴防死守打壓沒有得手。
李奉安已經(jīng)死了,李明玉是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李家人認為這一切都是以元吉為首的下人們教唆的,雙方互相恨之入骨廝殺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