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前方有熱鬧的人群,有密密麻麻一片片的長棚,懸掛著各色幌子叫賣喧嘩,來來去去的人群都從那邊來,并沒有城門也不見城墻。
有一個瘦小的男人向前走了幾步“按照方位和輿圖,就是這里。”
他是大家最信任的引路人,瘦小的身板引過無數的路,他自己也很信任自己,但這一次聲音和眼神都有些疑惑。
看起來不太像啊。
“也不奇怪啊。”另一個男人抓著帽子向前看,“看來竇縣不僅是被山賊屠城,城墻城門也被拆了。”
這話讓路上走過的人聽到了,頓時罵聲四起。
“說什么呢!”
“我們竇縣可沒有被屠城。”
“我們竇縣兵強馬壯人多。”
“你個沒見識的鄉下人!這里不是城門,縣城還在十幾里外。”
長得粗壯看起來很兇的男人卻沒有因為被罵而暴怒,憨憨不解“不是城門,那里查什么?”
他伸手指向前方,越過長棚彩旗有更高大的木架,上面插著更大的彩旗,木架下有人群排隊,有十幾個官兵查問,兩邊也搭著草棚,有三個小吏坐在其中,不時的有人被官兵帶過來站在小吏面前,詢問以及低頭書寫什么。
他們一路走來的城門也很少有這樣嚴查的。
“更何況這里明顯是街市。”男人又指長棚的熱鬧。
隨著走近可以看到這些長棚下有食肆茶酒,更多的是擺著售賣的各種貨物,大到車馬牲口,小到糖人絹花。
路人笑了“這里是街市,但不是竇縣。”
有挑著擔子的路人經過插話“是竇縣,是竇縣,這里是竇縣的城外鎮。”
“這是你們自己亂叫的。”先前的路人不服。
挑著擔子的路人嘿嘿笑“不信你去看,縣衙的人正在里面丈量呢,說要規整街道,還有一些貨商趕來了,專門售賣磚石木頭的,這是要建房子了。”
有官府的人那就可信了,先前的路人有些不高興“你們這些外鄉人就成了我們竇縣人了?”
挑著擔子的路人嘿嘿笑“官府說了,只要有一人當兵家中所有人就能成為竇縣人。”
兩個路人爭執起來,聽到這句話,原本已經走過去的武鴉兒停下來,回過頭“當兵?”
“不是兵,是民壯而已。”先前的路人撇嘴。
“不管什么吧,反正官府說了,剿匪民壯跟官兵一樣都是保家衛民。”挑著擔子的路人人逢喜事精神好,打量這幾個男人,見他們形容憔悴狼狽,不由想起曾經的自己,很是同情,“你們也是逃難來的?家里是不是遭了匪災?我看你們年輕力壯的,不如也去軍營里當民壯吧,不僅能殺山賊報仇,還能吃飽穿暖。”
“當民壯剿匪?”武鴉兒繼續問。
“是啊我們竇縣有山賊作亂,官兵都被殺了,當時為了自保,我們民眾自己拿起了刀槍。”先前的路人終于有機會說話忙搶著,“后來官府仁善,其他地方遭了難的人也可以來當民壯不過很多人都是吃一口飯。”
“我們沒有白吃飯。”挑著擔子的路人反駁,“我雖然年紀大,每天都可以去給粥缸燒柴的。”
路人又爭執起來,武鴉兒沒有再問徑直向前走去,其他人跟上他,穿過熱鬧的長棚,幾人的神情越發驚訝。
雖然都是簡陋的草棚,但是是臨時的落腳聚集地,還是成熟的街市分辨很簡單,單單看其間追逐玩耍笑鬧的孩童就知道。
孩子們能安心玩樂不擔心隨時散去,這里已經成了可以當做家的住地。
越過熱鬧的街市,來到了官兵文吏所在,官兵的視線很犀利,態度很克制,簡單檢查了他們的隨身物品,詢問他們的來歷和去處。
如果只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