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陳府衙,李明樓沒有住在后宅,而是住在旁邊的官驛所,因為韓旭堅持住在那里,她當然便跟了過去。
官驛所的房間也沒有什么不便,擺著的床是竇縣那張,桌子上有金桔親手包送來的日常點心。
李明樓坐在書案前提筆寫信。
“小姐,真讓韓旭去劍南道?”中五不解,又皺眉擔憂,“這家伙,太厲害了些。”
當初大都督告誡過他們,不要因為一身功夫手中有刀就輕視那些文官,不過以前也沒有什么感觸。
亂世以來接觸的官員,有的的確令人敬佩,但大多數(shù)都讓他覺得庸才無用,直到見到韓旭。
短短時日靠著言語就將散了的宣武道拼湊起來,反之,如果他到了劍南道,也可以將嚴整的劍南道打碎。
大公子年幼,元吉跟著大小姐,嚴茂死了,劍南道只有仆從身份的李敏和林芢,還有一個隨時能變成麻煩的李三老爺,如果韓旭這樣有官身有本事的人到了劍南道可怕。
“你說得對,他令人害怕。”李明樓道,“但我們可以和他站在一起,一起去讓別人害怕。”
中五還年輕,他聽從命令,但有什么不懂的也會好奇的問“韓旭不喜公子這種小兒為節(jié)度使,他要奪公子的權,占據(jù)我們劍南道,我們也要跟他一起嗎?”
“如果是以前,當然不。”李明樓對他解釋,以前大夏朝廷安穩(wěn),韓旭奪權占城是為他人,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韓旭奪權占城是為了驅(qū)逐叛軍,重振朝綱,我們也是啊,所以當然可以一起。”
中五明白了點點頭。
“對于韓旭來說,現(xiàn)在的他比我們還期待劍南道更好。”李明樓道,“我們劍南道西南重兵之地,它的穩(wěn)定至關重要,如今南夷不穩(wěn),東南賊兵四起,更有西疆虎視眈眈。”
這是韓旭說的話。
李明樓模仿完,微微一笑“他一定會好好的經(jīng)營劍南道。”
中五點頭“還有中里呢。”
提到中里,李明樓詢問他的傷情,因為他竭力的保護韓旭,受傷比韓旭重的多。
“性命無礙,也沒有落下什么殘疾,但要仔細的養(yǎng)一年。”中五說道。
李明樓道“那正好,讓他回去養(yǎng)著,在家里不用他勞心勞力奔波了。”
韓旭也正在詢問中里的意愿。
“大人這就要走了?”中里有些驚訝看著穿戴行裝的韓旭。
這些日子他一直躺在床上休養(yǎng),很少去見韓旭,韓旭除了偶爾來探望下傷情也不來見他。
這不是韓旭無情,而是對中里的尊重,這位好漢舍命相救,救下的命應該去做更重要的事,才能對得起他的舍命。
韓旭是個干脆利索的人,也怕夜長夢多,既然那武少夫人松口了,他當然要立刻就走,包袱已經(jīng)收拾好了,行裝也穿上了,說走就走。
“你留在這里從軍可以建功立業(yè)。”他說道,笑了笑,“跟著我反而束縛了你。”
跟著一個文官,必然要遠離戰(zhàn)場。
“這武少夫人就養(yǎng)了很多游俠兒。”韓旭又道,“你一身功夫,又對我有如此俠義之舉,只要你開口武少夫人肯定留下你。”
中里道“我要想一想。”
韓旭不以為怪,身為游俠兒當然有自己的思量不會盲從“我午后啟程,到時候你可以來送行。”
這個游俠兒想的比韓旭預料的快,在他跟潁陳府的官員們辭別走出衙門的時候,中里已經(jīng)背著一個小包袱拿著一把刀等候在門外。
“我還是跟隨大人去劍南道吧。”他俯身施禮,“從軍不適合我等游俠兒。”
韓旭對他這種退而求其次的理由不介意,有私心才更能做事,哈哈一笑伸手攙扶“請義士助我固穩(wěn)壯大劍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