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坐南朝北,中國傳統風水學在建筑上提倡子午向,這一提倡被歷代帝王所推崇,唐都長安最初的宮殿建筑均為坐北朝南的子午向。中國古代帝王的座位,身在北方,面向南方。因為帝王是一朝之長,宛如之上,所以帝王坐在北邊,北就是“上”,而坐在南邊的群臣則為卑下,南就成“下”了。
此外,將宮城南面之門命名為“朱雀門”,而將宮城內太極宮的北門命名為玄武門,此皆來源傳統風水中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說。有其名必有其實,太極宮的北門既然被命名為玄武門,它就必然帶有與之對應的“坎”卦之象征寓意。
還有,在太極宮中太極殿以北建有兩儀殿,“兩儀”之稱謂也是出自《周易》。
太極宮甘露殿,原本是皇帝在內宮讀書的地方。這天,太上皇武德皇帝李淵,以及他的兒子當今皇帝李世民,在殿里召見了李淵的第六子趙王李元景。
李元景猜到是父親和兄長興師問罪,害怕至極,讓雍州牧府二把手長史唐文忠隨他一起進去。
李淵高坐在殿內左側,李世民沒有正坐中央,而是站在右側。
李元景就跪在中間,低著頭,全身未敢動一分一毫。
“說說吧,老六,做了什么對不起你爹的事情!”李淵看著下面的兒子,冷冷地問道。
“兒臣,兒臣不知,請父皇明示。”李元景依舊戰戰兢兢,連話都說不利索。
“皇帝陛下應該知道吧,這老六的雍州牧和驍衛將軍,都是你封的,你自己的人,應該知道他們都做了些什么。”李淵又對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看見年少的弟弟嚇得發抖,連忙對李淵說道“父皇,朕知道您還在為六弟收留突厥人的事情生氣,您看在他還年少,尚未成年,就原諒他這一回吧!”
“今兒我老頭子,借著皇帝的甘露殿,跟你說說話,沒有朝堂的君臣關系,爹就先問你,我派人去你府衙讓你來見我,為什么都不來,還一定要等你兄長召喚,你才愿意來宮里看我?”李淵一身便衣,臉色憔悴,雙眼放著怒火。
“兒子知道錯了,兒子實在是害怕父皇責罵,所以……”李元景實話實說,不敢隱瞞。
“行啊,那你回去吧,等我死的那天,你也不要來,你我父子就這樣吧!”李淵火氣依舊大。
“父皇!孩兒錯了!”李元景嚇得淚流滿面,大聲呼嚎。
“你知不知道,這突厥人,當初是怎么對待你爹和你哥哥的嗎?”李淵指著李元景問道。
李元景搖了搖頭,“孩兒不知。”
“陛下,你是他兄長,也是體會最深刻,你跟他說說!”李淵對著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看著李元景,“別哭了!當年父皇與我被逼反了隋朝,準備起兵,但是前有敵兵征討,后有突厥屢屢進犯。不得已,父皇向突厥稱臣,獻出大量財寶!足足忍了十多年。”
李元景聽了,這才明白為何父親和二哥要禁止突厥人進城了。他帶著哭腔說道“兒臣年少,實在不知此事,不能體會父皇和皇兄心里的苦,不能分擔國事,孩兒死罪!”
在殿門外的長史唐文忠聽了,心里想著立刻進去為趙王解圍,便向內侍省的宦官塞了五十兩,急忙對他說道“煩請公公速速進去通報,雍州牧府長史有重要情況要向陛下呈報!”
那宦官為難道“唐大人,陛下說了,不準任何人進去!這檔口子,誰敢啊?”
“公公!再不進去,趙王恐怕大難臨頭啊,我進去是給趙王殿下定罪,日后趙王脫險,他必定不會忘了公公今日的恩情!”唐文忠哀求道。
那宦官聽了,覺得有道理,“行,您先等著!”
宦官悄悄走進去,跪在李元景的身后,奏道“啟奏陛下,雍州牧府長史唐文忠,有緊急事務呈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