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著醫生詢問道“你們這里誰是管事的?”
“你們沒病啊!”醫生有些失望。
“沒病,是來談贊助的。”大海解釋道。
醫生有脾氣,但聽到贊助也無奈地打了電話。
一會兒的工夫,扇著蒲扇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說是村里的村支書,也是整個救助站的站長。
大海招手將站長拉到了一旁,打開了隨身帶的包里面顯然滿滿當當的都是人民幣。
站長有些謹慎,但還是耐不住人民幣的誘惑詢問道“您有什么要求?”
兩個人夸夸而談起來,大海開始介紹自己是之前上了新聞的醫療站。
大海和站長聊得火熱,路橋則看著醫生詢問道“這里生意很差嗎?”
“鎮上都沒多少人,更何況我們塘下村子里,能不能有二十戶都不太清楚,又都是老人生病了也喜歡自己耗著,從來不會主動看病。真有什么大病我們這里也治不好,需要三輪板車拉到城里,這里早該倒閉了。”醫生解釋著,一臉的無奈。
路橋點著腦袋,聽著醫生訴苦,可真的幫不上什么忙。
但大海很容易就跟站長談好了,大海的聰明來源于他緊跟時代嗅覺。
大海的說法是醫療站一下子出名了,但相對來說并沒有賺得更多,誰都想多賺一點。所以為了避稅,希望能將一小部分生意從這家醫療救助站過一遍,至于大海愿意每個月補貼這里一些錢,緩解自己賬面的同時,想與這家救助站一同雙贏。
大海還一再強調錢是其次的,主要是為了整個籠中能共同繁榮。
大海的侃侃而談,站長自然沒有發現問題,也非常爽快地答應了,雖然明白這樣不合法。
站長認為路橋和大海真的只是想少繳稅,但卻不知道這個六十三醫療站根本就不存在。
就這樣路橋和大海要到了章,站長直接交出了大印。
路橋和大海不在乎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對方剛正不阿軟硬不吃才是壞事。
大海顯然是對管理層看得很透徹,就算他們不是為了錢,為了業績上能做出成就,再荒唐的事情也會答應。
一套話術就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能夠搞定之后,大海就聯系了籠中第一醫院。
大海點名要找院長留了聯系方式,院長也沒拒絕打了過來。
約定好了每周兩萬毫升,也就是一周一百包的分量。
這一邊的大海就更巧妙了,開始解釋為什么當天愿意免費送也不愿意要錢了。
因為自己當年差點倒閉,多虧了一家醫院扶持才活了下來,與對方簽訂了合同,不得給其他醫院任何血液制品。
表示如今做大做強設備都好起來了,但當年的規矩絕不能亂。
自己費盡千辛萬苦,找到了一個塘下村的救助站,愿意配合來一波身份互換,這樣也算是沒破壞合同。
對方當然質問大海身后的大醫院是什么醫院,可以試著自己去談談。
而大海自然表示,自己只是個小醫療站不想鬧出太多的事情。現在也怕被媒體抓住把柄,所以希望院長能體諒一下。
合同什么的都是后話,畢竟每周兩萬的供給是大事。
當然院長也為了大海不為難,表示這個事情只有院長和大海知道。至于里面如果出現什么問題,院長會幫忙解決。
第一周的血漿,一醫開來了路橋和大海夢寐以求的制冷貨車。
司機拿出表格讓路橋簽字,笑著看著醫療站“早知道有這么近的血站,以后可就輕松多了。”
“以前的位置很遠嗎?”路橋不解的詢問道,大海此時也聽到了走了過來。
里面顯然有事情啊!
司機看著兩位開口道“以前在三浦那邊,快二十公里了。”
路橋點著腦袋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