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記憶。
上一世,當蘇輕還是地球上二十一世紀的普通九零后青年時,談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印象是激情燃燒的歲月,談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印象是風起云涌的浪潮,這些時都給后世的年輕人很多想象的空間。
但唯獨,具體的畫面是不怎么清晰的。
習慣超清畫質的年輕人們會覺得短短幾十年的距離好遙遠。
當那些那個時代的視頻資料被修復到高清展現在年輕人面前時,會引來陣陣驚呼。
蘇輕回想起自己上一世,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影像,甚至九十年代的影像,都是渣畫質,便立即打電話到單位,要王維幫忙協調兩臺最好的電影攝像機。
王維一口應下,而且設備很快到位。
回到小青山村,央視的拍攝團隊開始重新拍攝,兩天后離場,蘇輕親自送他們到了村口,順道去看了一下已經開工的修路工程隊。
首先修的的村里到鎮上的路,在原來的基礎上拓寬。
蘇輕看完之后,對負責人提了一個要求。
修路,不但要保證質量,同時還要兼顧美觀,要和四周的環境能盡量融為一體。
負責修路的是當地縣政府,負責人是縣政府的一個官員,算是李主任的手下,這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聽完蘇輕的要求之后,有點懵。
蘇輕想了想,只能解釋道“你應該知道,我們以后要在小青山村拍攝一個大型節目,到時候,這條路也是要出現在節目里的,我的意思是,要考慮這條水泥路出現在電視畫面里的美觀。”
蘇輕也知道,在這個時代,提這種要求有點不合時宜,但是,他就是要在小青山村樹立一個標桿。
他的目標是,在幾年內把小青山村打造成真正的美麗鄉村,成為一種可以供別人參考的“模板”。
他不想大夏在雙改中,經濟進步,但農村卻完全喪失了青山綠水的秀麗,變得丑不拉幾的。
在蘇輕的某一部分概念里,大夏古老的“天人合一”觀念,不僅是哲學觀念,還是一種審美。
人與自然的和諧,能形成最美的風景。
只是,有些時候,發展過程無法省卻。
不過,可以加速。
官員男子這下聽懂了,他思考之后,嘗試著問道“蘇老師,要不在道路兩旁中些樹?”
蘇輕搖搖頭“樹肯定要種,但不用你們來種,你們負責的是修路本身,嗯,這里面講究的是工程美學。”
他覺得自己要求一個官員講工程美學可能是想多了,搖搖頭,正打算說算了,保證質量就行。
哪曾想,那個官員男子卻仿佛領悟了,恍然道“您說的是這個啊,我明白了,以前好像也聽人談起過西方的公路美學,說在西方,有很多現代公路就修得很漂亮。”
蘇輕倒是有點意外了,他笑著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不過西方有西方的審美,我們大夏有大夏的審美。”
他想起這個三十多歲的官員好像叫吳巖。
“吳科長,我也就是提個建議,具體上,縣里面也已看著辦,不過到時候節目播出去,里面呈現的風景,代表的也是縣里的臉面,如果考慮的全面些,對縣里也是有好處的。”
和吳巖又聊了一會,蘇輕回到村里。
他知道吳巖肯定會去和縣里匯報自己提出來的建議和要求,這是他想看到的。
蘇輕回到水庫邊的山坡上,繼續做木工。
他雖然以一個普通大夏人的身份生活著,沒有平素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不動用自己人仙的實力,但他這個大夏人,對外也是一名武道大宗師級別的大夏人。
武道大宗師干木工活,那效率自然不用說。
到了第二天上午,架空的木地板就鋪好了。
木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