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徐楓準時坐在了電視機前。
盡管提前知道結果,還是喜歡看自己節目播出后的效果。
一是看看自己的表現到底怎么樣,二是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再說,等到節目播出后,還會有電話打過來,這是遲早的事情。
很快,就到了宣布名次的時候。
而徐楓很意外的再次拿到了第四期的第二名。
不僅讓粉絲們驚訝,一些樂評人同樣是非常的驚訝。
上一期是踢館賽,能夠拿到第二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是演唱自己的歌曲,會更加的熟悉,再比如說全程沒有任何的失誤,很完美的演唱了整首歌曲。
最后以第二名的名次踢館是可以接受的名次。
結果在第四期有一位更加資深的歌手加入后,依然保持第二名的成績,這就有些不容易了。
新歌排行榜可以證明他的人氣高,熱度高,但不代表著實力一定很強。
畢竟這個榜單誰都可以上,哪怕是沒有任何人氣的歌手都是有著機會的。
這個榜單上榜的新人還是有很多,特別是在大家都不發行新歌的情況下。
排名還真不一定可以作為衡量的標準。
就像是張巖的一首歌,有著兩千多萬的熱度。
而徐楓的一首歌最好的成績也就是一千九百多萬,哪怕是接近兩千萬人,還是有些不少的差距。
之前甚至還有幾百萬就可以拿下新歌榜單第一名的歌手。
這樣比較的話,差距會更加的明顯。
只能說明徐楓的歌曲不錯,傳唱度很高,得到了聽眾和粉絲們的喜歡而已,并不能說明歌曲一定是好的。
也有過特別好聽的口水歌,很符合大家喜歡的那種,能夠拿下一千多萬的熱度,真要參加音樂競技類的節目很容易就出現問題了。
甚至是參加一些成長類的節目,都不一定能夠拿到好的成績。
但《我是歌手》就不一樣了。
參加競演的,除了徐楓自己外,其余的全部都是出道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歌手,光是經典的歌曲都有很多。
同臺競技能夠有更好的成績,則完全不同了。
他們有的是專業的音樂評委,有的是樂壇公認的實力歌手,還有的則是獲獎拿到手軟的那種。
總之都是有非常有實力的歌手。
徐楓能在這樣的情況下拿到第二名,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
現在微薄上面討論這個節目的人有很多,主要還是討論徐楓的名次問題。
“我就知道楓哥的創作和演唱都沒有問題,再次拿下第二名的好成績用實力打臉。”
“節目播出前,我記得有人在評論區說楓哥這次一定墊底,怎么沒見出來嚷嚷了。”
“這就是用實力說話。”
“…………”
徐楓到不覺得有意外。
在節目播出前,認為他這次排名墊底,也就是第六名或者是第七名的可能性七成以上,因為不會占據任何的優勢。
認為他能夠拿到前三名的粉絲很少,理智的粉絲也不怎么看好第四期的競演。
其實就連徐楓自己一開始都不是很有信心。
在競演開始前,覺得這場應該可以拿個第四名的成績,反正排名不會特別的靠后。
現在只要能夠讓自己不被淘汰就行。
至于到了總決賽的時候,可以花費二十萬進行歌曲的改編,至于邀請其他的歌手來一起演唱,這個當然不是問題。
反正目標是總決賽的第一名。
結果沒想到居然再次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改編和演唱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讓粉絲還有其他人知道自己的第三場競演,也就是第五期的節目依然是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