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聽媽媽的話》這首歌一經發布,就有無數李一牧的歌迷開始聆聽起來,這首歌的影響很大。
先來說對李一牧的影響,那就是老媽肉眼可見的溫柔了,本來下午飯她意思就吃中午剩下的就行,結果卻臨時決定給兒子做新的。
剩菜等李一牧過了生日明天再吃。
但李一牧拒絕了,因為他已經約了南小月去共進晚餐了。
南小月訂了個燭光晚餐,帶他去吃烤羊排,接著再去看電影。
老媽一聽更高興了,立刻就要把他趕出家門
“媽,得等會,她說要洗澡、換衣服、化妝,估計早著呢!”
六月天氣比較炎熱,教室里雖然有空調,但是學校空調,懂的都懂,功率小制冷效果一般,倆人都出了挺多汗的。
所以就先各自回家洗澡,李一牧一大男人,洗個澡隨便沖一下就了事了,但是女的洗澡那就不同了,光吹頭發就要吹很久呢。
更何況南小月表示她還要換個妝容,之前為了拍校園戲,就是一點點底妝,既然是出去約會,還是在李一牧生日這天,當然要認真打扮一下。
而在李一牧的歌迷、粉絲家里,也因為這首《聽媽媽的話》有了一些變化。
很多家長本身對孩子的追星是持反對意見的,天天戴著耳機聽那些明星的流行歌,吃飯、寫作業都不帶摘耳機的。
耳機跟長到耳朵里一樣,叫她她也聽不見,有時候拔下她的耳機,孩子還發小脾氣,鬧別扭什么的。
有時候還會跟著耳機里的歌唱出來,家長們也聽了,至少聽自己孩子透過耳機唱出來的歌只能用三個字評價不好聽。
尤其是那個什么說唱,嘰里咕嚕的說一大堆,還沒咱評書、相聲里的貫口聽著舒服,人家那抑揚頓挫的、合轍押韻,多好。
你這唱的,押韻是押了,總在不該停的地方停,有的字還刻意改變了聲調,那能好聽嗎?
這就是審美差異的不同了,很難有一方說服另一方。
這不今天,很多李一牧的歌迷粉絲,單曲循環了很多遍這個單曲之后,慢慢的就忍不住開始張嘴跟著唱了。
一聽孩子跟著唱,父母就皺眉頭,這怎么又是那聽都聽不清的快歌
但是到副歌部分的時候,一句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立刻就能讓皺著眉頭的家長眉頭稍微舒展起來。
好像,孩子喜歡的偶像,也不是除了帥就一無是處了
李一牧翻著微博,就看到自己那條宣傳《聽媽媽的話》的微博下,很多粉絲評論道
“因為這首歌,自己的父母不反對自己追星了。”
還有人評論說著聽后感,比如說“聽完這首歌之后好像理解了父母的嚴厲。”
“聽完之后有了滿滿的動力,要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
“很感動,以前不懂事,總說謊惹家長生氣,以后我也不會了,要聽媽媽的話!”
李一牧挑了幾條回復了“加油”,接著就感覺到好像不經意間,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影響到很多人。
因為自己唱的歌,而能讓人感悟到身邊的親情與溫情,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呢。
燭光晚餐李一牧還是第一次體驗,之前倒是撞見過爸媽準備燭光晚宴,但是并沒有他的份兒啊。
之前他并不覺得有什么好浪漫的,直到自己經歷,才覺得確實是浪漫啊,首先是燭火,使得周圍充滿暖色調。
氣氛變得溫暖,透過暖色調的光看對面的ta,會讓你感到格外的溫馨。
“你許的什么愿望?明愿,三個愿望有一個可以說。”南小月看著對面帶著生日王冠剛剛吹滅蠟燭的李一牧問道。
“你過來我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