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華夏人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來了,在除夕夜這一天,很多家庭會一起團聚在一起守歲,等待新年的到來。
南方,很多家庭是沒有看春晚的習慣的,不像北方一些家庭,打著麻將都要開著春晚當背景音。
不過近幾年來,春晚的收視率是越來越少了,畢竟春晚不像曾經那么好看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個方面就是信息時代發達了,每天人可以在網絡上看到很多段子,很多有趣的視頻,笑點也就被提高了。
以前沒什么娛樂項目,春晚上的相聲小品那都新鮮,看的捧腹大笑,現在不同了,就感覺很多笑點自己都已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了
最近有人說,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就有很多的原因了
比如說,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想什么時候買新衣服就買新衣服,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不用盼著過年才能吃美食,穿新衣了,自然對新年就少了一絲期待。
比如說,之前年年盼著過年能拿到壓歲錢的小朋友,現在都已經變成了大朋友。
而現在生活富足,許多人家的孩子平時日常都能拿到很多的零花錢,對壓歲錢也就沒有期待了。
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李一牧個人認為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
雖然都知道是保護環境嘛,但是除夕夜沒有聽到這些聲音,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但是不管年味變少了,還是春晚無趣了,都不影響大家過春節,華夏是個極有儀式感的國度。
即便是沒有了放鞭炮這個習俗,還是要貼春聯、貼福字、蒸年糕、煮餃子的。
除夕的下午,李一牧格外的忙,首先是給自己家貼春聯、福字,接著跟南小月回父母家,又貼了兩家的春聯
南小月負責撕膠帶,李一牧負責貼,雙方父母負責喝茶聊天。
“明年怕是過年,我們家就得少一個人了!”南路酸溜溜的說道,閨女要出嫁了,即便很滿意女婿,但該不舍還是會不舍的。
“老南,你這話說的,咱就對門,兩步路。”李峰安慰著。
雖然他對自家明年過年將多一個人,內心感到很開心,但這時候不能表現出來,得安慰親家嘛!
“那也不能回來,不講規矩,春節回娘家,那證明閨女沒人要。”南路開口道,他為人很古板。
“都新時代了,哪還講究這些,煙花都不讓放了。”張美娟開口吐槽道,她一直覺得南路太古板,比她這個被學生經常吐槽古板的老師都古板。
柳琪幫腔“就是,閨女住這么近,想回來就回來,你要不讓她進門,那我自己來美娟這,還能一起打麻將呢。”
“對對對,回頭麻將桌支上,咱倆家熱熱鬧鬧的,話說自打你家這口子去了帝都,我都好久沒跟你切磋牌技了。”張美娟對柳琪說道。
之前打麻將也就是春節,平時忙教學的忙教學,忙工作的忙工作,哪有空去打麻將啊。
“那今年就整上!”
“沒問題。”
門內的家長們在聊天,門外的李一牧和南小月也不例外,今天倆人自然是分開,各自在家的,但是距離這么近,完全可以出門嘛。
“小月,晚上十點,你家年夜飯基本也就吃的差不多了吧?”
“你要干嘛?”南小月奇怪的問道。
“出來玩啊,我給你準備了一點點小驚喜。”
“好!”一聽驚喜,南小月眼前一亮,答應了。
一家人一起吃著飯看春晚,張美娟看著臺上唱歌的一位男歌手,問李一牧“一牧啊,你不也是歌手嘛?你啥時候能上個春晚,讓我們在家看著你?”
“我?我算了吧,我除夕肯定要陪家人的啊!”
李峰反駁他“你在電視上陪也一樣啊,你爺爺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