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牧演唱會的門票是在專門的票務網站上出售,一萬張沒有一次性放出,而是分成好幾次放出的。
可能這一次只有一千張票,之后過幾天再放出幾千張,分批次放。
李一牧也不是特別懂什么營銷手段啊之類的,他還奇怪為什么不一次性全部放出呢,對此胡菁菁給他解釋了很多。
首選是因為行內很多歌手都這樣,我們不能特立獨行嘛。
其次呢,這樣分批次放出容易一直保持著演唱會的熱度,每一次發售票的時候,都是可以再度宣傳演唱會和李一牧本人的時候。
還有,第一次售票為什么放出去的少呢,就是要做到一種剛發售出去,立刻沒票的感覺,然后營銷一波。
某某某歌手演唱會門票已經發售,三秒售光。
一方面是給其增加熱度,造成這個歌手很火的形象,不少人都有從眾心理,在大街上看到一家店排著長龍,有些人可能就好奇跟著去排隊了。
這樣做,一些可能本來沒打算來看演唱會的人,就會在下一次售票的時候加入到搶票的隊伍之中。
而且放的票少,那一定是沒搶到的比搶到的人更多,俗話說錯過的才會更珍惜,第一次搶票沒搶到,會讓他覺得很失落,對下一次的搶票更加勢在必得。
本來可能只是湊個熱鬧搶一下,結果沒搶到勝負欲起來了,下次更要搶了
就像很多帶貨主播,為什么第一次上架過一會兒就說沒貨了,讓你覺得沒搶到就沒賺到啊,下一波上來的時候立刻秒搶。
除了上述這些,還有很多別的理由,聽的李一牧是云里霧里,一頭霧水的不明所以。
太復雜了,跟不懂音樂的人看五線譜,只能看到一堆小蝌蚪一樣,只能說術業有專攻。
不過說起來還是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演唱會,在音樂平臺發專輯、單曲的市場上,已經證明了他歌迷粉絲的購買力,也證明了他的歌的質量,但在演唱會市場上,還沒有參考依據。
這個東西還是很玄學的,有些人他就是歌的銷量不怎么樣,但演唱會門票卻能賣出;有的人歌紅人不紅,歌大街小巷人人會唱,結果開個演唱會座位都坐不滿。
所以無論是演唱會主辦方、票務出售的網站,包括李一牧的經紀公司,都是要靠第一次演唱會來檢驗一下李一牧在演唱會上的市場價值,小心謹慎一點,多用點營銷手段也沒錯。
因為市場價值高了,之后才更容易的去開更大場的演唱會,去更多的地方開演唱會,賺更多的錢;反之,嗯,老老實實寫歌做音樂吧。
好在李一牧他不是歌紅人不紅的那一類,而是歌紅人也紅的那一種,別說第一輪一千票了,就連后面的兩千張、三千張、四千張票那都是秒沒。
有人說敗給了網速,明明點到了,但是在那里轉了兩圈之后,就提示余票不足了。
有人說他看網頁有點卡,點了一下刷新,頁面一出來就啥都沒有了。
總之各種沒搶到票的人,在評論區里哀嚎,為自己的手速感到悲哀,或痛罵自家網線的經營公司,垃圾網絡,賠我門票。
還有“只要你喜歡李一牧,我們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姐妹,跟我一起搶演唱會門票的除外!”
評論區有搶到票的人表示開心,很快他的樓中樓,就會被一堆羨慕嫉妒恨的評論給刷屏,也有高價求票的。
這類求票的人呢,很快就會收到陌生人的私信,無所不能的黃牛來向他們兜售門票。
黃牛這個東西是避免不了的,即便李一牧的演唱會設置了憑身份證號購買也無濟于事,人家該拿到票還是能拿到。
據一位富二代爆料,普通黃牛才會自己買票,稍微高級一些的,那都是直接跟演唱會主辦方,或者票務銷售渠道的網站直接合作的,從那里用比市場價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