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牧和南小月換了條街繼續買買買,而他們還在購物的過程中,李一牧在意國街頭彈鋼琴的視頻,也被發到了網上,文案上大概闡述了前因后果。
開始關注度還是比較低的,看到的也就是閑來無事在微博上搜李一牧的他的粉絲,后來是被一位大v轉了之后瞬間火爆了起來。
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評論里大多數都是給李一牧的做法點贊,也有一些評論在說這首歌在國外街頭響起感覺好爽啊,有人評論:“氣突華!”
有人評論:“太燃了,這還是只有鋼琴的,如果是原曲那么多樂器的,更燃!”
“我已經去搜原曲了!”
最高贊的是官博,很“調皮”的評論了一句:“好像聽到了坦克開來的聲音!”
“開到了老外的街頭?這個,我喜歡!”
魔樂娛樂集團,胡菁菁先囑咐這種事情不需要買熱搜,讓熱度自然發酵,接著就看似責怪,實則內心樂開了花的說道:“這小子,出國旅游也不給人省心...”
......
之后的日子里,李一牧和南小月被華夏游客認出來的概率增高了,不過好在都只是要個簽名啊、合影啊之類的就走,不會過多干涉他們倆的旅程。
倆人也能繼續自己的各種旅游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李一牧的拍攝水平較之前已經有了不錯的提高,雖然還是需要在幾張里面選一張,但他已經有了很多自己關于照片構圖上的想法。
這得益于李一牧沒事就愛在短視頻平臺上,看一看教給女朋友攝像的教程,現在他的短視頻推送里,美食的占比都少了,拍照的教程直線上漲...
這天,正在街頭給南小月拍照,李一牧突然聽到了二胡的聲音,突然就多了點鄉土情懷,要知道,這半周的時間里,街頭的音樂藝人不少,但是華夏樂器卻不多啊。
李一牧拉著南小月去圍觀,本以為是一位老大爺,沒想到是一位挺年輕的姑娘,穿著華夏的旗袍,正在很熟練的拉奏著《賽馬》,他身旁還有幾位年輕男女,也抱著不同的華夏樂器。
此時也有不少老外,好奇的圍觀了起來,顯然,對于他們來說很少見,所以就想待著看一看。
南小月小聲對李一牧說道:“看起來是個華夏樂器的樂隊啊,不容易,在國內都不常碰到,沒想到在國外碰到了!”
李一牧點了點頭:“確實,葫蘆絲、揚琴、二胡、琵琶,有弦樂有管樂,整挺好,電子架子鼓換成大鼓就是標準的民樂隊了,不過大鼓應該是不好搬!”
遇到同胞了,那就索性站在這里支持一下吧,正好聽一聽,二胡的《賽馬》是第一首歌,接下來就是各種樂器合奏的歌曲了,二胡一開拉,南小月就望向了李一牧。
“你的歌唉!”
正是《蘭亭序》的前奏,也是副歌的旋律,演奏結束后,一位年輕的小伙子,就拿著麥克風唱起了《蘭亭序》。
“原唱評價一下?”南小月笑著說道。
“挺好的,音準、音色聽起來都是專業的,二胡和葫蘆絲交替穿插在其中的一兩個小節為伴奏,不止不突兀,反而很融合,所以應該是經過了多次排練的專業團隊!”
“好家伙,你還真分析上了,我就覺得在國外聽到中文還挺好!”
接著兩人就不多說話了,靜靜站著聽了起來,直到第二段主歌的時候,李一牧突然伸手把南小月緊緊摟住,南小月一臉疑惑的看向了他。
“歌里不是唱了嗎?掬一把月!我這摟你一把啊?”
南小月失聲一笑,小聲撒嬌的說了兩個字:“無聊!”
這一個小動作,按說在嘈雜的街頭不該被注意到,但偏偏就是注意到了,揚琴演奏手,立刻上前小聲喊了句:“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