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陣歡呼,看起來氣氛都活泛了不少。
這種活泛,不只因為李一牧讓人驚艷的高音,同樣因為燈光和伴奏,燈光變成了暖色調讓人看到了剛才一直隱藏在黑暗中的鼓手侯藝,看到他的同時他的鼓聲也同時奏響了。
沐光樂隊集體站在舞臺上,不過這一次,他們帶給大家的不是喜聞樂見的蹦迪現場,也不是讓你感到熱血沸騰的勵志時刻,因為這是一首悲傷的情歌。
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你會鼻酸,你會流淚,只要你能聽到我看到我的全心全意!
歌曲分配就是這樣的,擅長低音的陳應特來唱主歌,李一牧來唱副歌,其實如果耳力足夠好,帶著耳機的話,也是能聽到李一牧在演唱時,陳應特也是在唱低音的和聲的。
不過基本被李一牧的聲音完全壓制,但卻因為有那層淡淡的聲音,反而讓李一牧的高音有了基底,不那么飄。
就像是樂隊表演中,有時候聽不到貝斯的聲音,但貝斯的聲音很重要;亦或者像是吃西餐的時候雖然看不到洋蔥,但洋蔥卻是制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去腥膻味的調味品。
我就像一顆洋蔥,永遠是配角戲,多希望能與你,有一秒專屬的劇情...
兩人再次完美銜接,也許有的人以為,這首歌是李一牧寫出來用來秀唱功的,那李一牧聽完不止不會傷心,反而會很開心,作為一個幸福的人,他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聽懂這首歌。
很多人愛一個人時,總會卑微到塵埃里,但卻不是每一位都能從塵埃中開出一朵花,更多的人只是在幻想著有一天他愛的人,能看到他對愛的認真與純粹,哪怕對方已經有了愛人,哪怕對方一點不在乎他。
但是她永遠不會剝開你的心,然后去發現、去訝異、去鼻酸、去流淚,整首歌的副歌都只是一種假設,是虛擬句式,前提是如果你愿意。
你的那些付出他真的看不見嗎?也許吧,但我認為更多的是他假裝看不見,你做的只是在自我感動罷了...
第二遍副歌結束了,吳敬順從鋼琴旁站了起來,拿起了旁邊立著的電吉他,化身吉他手,與鼓手侯藝開始配合彈奏起了間奏中的段落,整段吉他音很急促。
第三次副歌來了,比原調還要高一個key,這一次,也變成了李一牧和陳應特一起唱高音,同一個調的片段。
陳應特歇斯底里的唱著,顯然用了很大的勁兒才能唱上去,當然,這不怪他,畢竟連剛才還略顯從容的李一牧,這一刻表情也有些猙獰了,因為音確實高,表情管理不得不放棄的那種,雙人聲音的合唱,給觀眾帶來了更大的震撼:
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
副歌結束后,什么聲音都沒有了,燈光全滅,只剩下一束聚光燈照著陳應特,他用假音唱出了最后一個樂句:
你會鼻酸,你會流淚,只要你能聽到我看到我的全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