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李昌憲都縮在縣衙里,哪里也沒有去。
主要是前段時間太忙了,一方面是縣衙這段時間事情的確多,縣城房屋置換的事,新道路開建的事,鐵礦石冶煉的事。
雖然李昌憲對鐵礦石冶煉的事不懂,但是也不影響他去參觀,主要是想看看現(xiàn)在的鐵礦石怎么煉制的。
至于煉制鐵礦石散發(fā)出刺鼻的氣味,李昌憲過去一聞,這不就是酸嗎?
后世的李昌憲也從在一個小加工廠做過經(jīng)理,經(jīng)常下車間去叮囑工人加班生產(chǎn)甲殼素,甲殼素的生產(chǎn)過程中就是使用強酸侵泡蟹蝦殼而提取殼聚糖,整個車間里都散發(fā)著這樣的味道。
李昌憲對酸也沒有研究,也不知道是鹽酸還是硫酸,但是只要是酸就可以了,畢竟后世的硫酸和鹽酸作用可大了。
至于怎么提煉出酸,李昌憲也不明白,只能靠鐵匠們自己研究了。
不過令李昌憲高興的事是一名煉鐵學徒,他好像記得黃鐵礦石別名石髓鉛,可以制作散瘀止痛、接骨療傷的藥物。
這名煉鐵學徒的話使得李昌憲想起小時候奶奶有一個小石猴,每次他在外面受傷了,奶奶都會從柜子里掏出那個小石猴,用小刀在小石猴身上刮下一些石屑,涂在李昌憲傷口上,很快就止住了血。
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試試制作跌打散。但是李昌憲看了看周圍的人,也就息了這份心,還是老老實實的煉鐵吧。
還有阿德巴道路修建中也遇到了麻煩,縣城通往向陽鎮(zhèn)的路上都是小山丘,平整的路面好說,碰到山丘了要么繞過去,要不把它挖掉。
這么阿德巴直接找到了李昌憲,想叫李昌憲支援一點火藥,以便于開山鑿路。
李昌憲不用猜也知道是阿布達這小子給阿德巴出的主意,雖然不舍得也不愿透漏火藥的事,但是為了萬陵縣的經(jīng)濟建設,李昌憲只好同意了阿德巴的請求,讓他找劉人權去要,還要求一定聽從劉人權的安排,注意安全。
對了,劉二小,李昌憲給他改名字了,在老家的時候叫叫就可以了,但是現(xiàn)在劉二小大大小小的也是縣衙的一名技術上的管事,如果再叫李二小的話,那就不好看了。
所以李昌憲給劉二小去了一個新的名字,劉人權。
劉二小問起李昌憲這個名字有什么說法的時候,李昌憲是這樣解釋的,你劉二小來到萬陵縣,大大小小的也混成了一個小小的管事,這已經(jīng)是充分說明上天是公平的,不會埋沒一個人的才華,這也算是人權。
劉二小也非常認同這個名字,和上天聯(lián)上邊的,那這個名字一定好。
李昌憲我也是無奈,只要你喜歡就好。
在縣衙休息的這幾天,總有商戶來說馬上有小販鬧事的事,李昌憲開始也沒有注意,一般有鬧事的,就安排在馬路上巡邏的衙役直接處理,對于犯錯的人,該罰款的罰款,該勞教的勞教。
但是有一天發(fā)生了店鋪伙計和馬路上擺攤的土著人鬧事而被打傷的事情發(fā)生,李昌憲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
把人叫回來一問,原來是店鋪伙計嫌棄擺攤的土著人擋住了店鋪的門口,讓他到別的地方去擺攤,也許這個伙計的話不好聽,或者這個土著人一項野蠻慣了,兩個人說不和就打了起來。
幸虧這兩人都是本地人,本地人以前就是這樣一言不合就干,干倒了再說。
要是打傷外地商戶了,這不就影響到李昌憲的招商計劃嗎?
雖然本地人打架,但是影響很壞,李昌憲安排把兩個都送去勞教幾天,等兩個人熄火了再放出來。
這時李昌憲才注意到馬路邊上的地攤問題,前段時間李昌憲已經(jīng)安排白老頭給找地方了,并要求他給建個簡易的交易市場。
想到這,李昌憲帶著李柱再次出了門,為什么是李柱?因為前段時間曹云從江南地區(qū)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