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
何岳從不干涉李昌憲的決定,他也知道,他說的話在李縣令這里不管用,還不如不說,聽著就行了。
李昌憲又接著說:“銅礦開采的怎么樣了?”
“大人,這幾個月來開采從未間斷,軍營里一個倉庫里堆滿了銅礦石。”
何岳又笑著說:“這個月,鐵匠們們已經開爐煉制了一批銅,銅的質量不錯,我前幾天已經看過了,大約煉制了兩萬來斤。
不過,大家都不知大人以后有什么打算,沒有大量煉制。”
“不用擔心了,現在開始全力煉制,我這里來了幾位鑄錢的師傅,等一下你安排他們去銅礦區那里看看。”
一說到鑄錢的事,李昌憲有點眉開眼笑,“糧票的事情也該結束了,等新錢鑄造出來后,一定要安排錢莊給大家兌換,記住一定要講究信用!”
“大人,請放心,我等一定認真對待的!”
何岳也放下心來,銅礦的事終于有了個好結果,他也知道鑄錢這里面的彎彎,但是李縣令不說,他也不好意思去勸。
但是怎么鑄錢?還得問問,不然做錯了事也討不了好。
“大人,那鑄錢是否要摻加鉛錫之物?”
畢竟大晉朝其他地方都是這么干的,如果不摻加的話,被人拿去熔煉了制成新的錢幣,會不會對萬陵縣的錢幣有什么壞處?
“是呀,市面上的劣幣太多了!”
李管家也在一旁附和道。
李昌憲聽了,不以為然,
“我們缺銅嗎?不缺銅!所以我們鑄造就要鑄造最好的。
不如這樣,萬陵縣這里鑄造兩種錢幣,一種是在萬陵縣使用的,要全銅鑄造。
另外一種就以大晉朝錢幣來鑄造,其中比例你和鑄錢師傅們談。”
“是,下官明白!”
何岳起身告了別,親自到鑄錢區哪里去了。
一旦確定鑄錢的事情,縣衙這里也設計了幾種萬陵縣錢幣的樣式,最后李昌憲選定了一種圓形銅幣,正面有一個火鳥圖案,周圍刻著阿拉伯數字,反面刻制萬陵兩個大字,下面是鑄造年份。
或許是用銅十足,也可能是設計的錢幣好看,當天兌換的時候得到了萬陵縣居民的大力支持。
至于大晉朝錢幣,萬陵縣人對此不太感冒,只有那些在萬陵縣經商的外地商人兌換了一些。
李管家在萬陵縣停留了幾天,備齊了貨物,就裝船出發了,同行的還有張源生一行人,他們不但要保護這幾條大船的安全,而且這次去江浙地區的目的,主要是招人的,不但要把他們的親朋好友,還有舊時的同鄉都要找來。
張源生這次真的被刺激到了,聽了方大勇的話,決定和方大勇合伙打通通往大海的路口,向大海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