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憲看到趙元武親自過來,趕忙跑過去匯報賊寇的情況,也表明了他們已經盡力了。
趙元武看到李昌憲本人也是熱汗淋淋,衣衫不整的樣子,看來也是對賊軍突然突圍準備不足,倉促應戰,但是僅幾百名兵力,又能做得了什么?
“你們盡心了,回頭我一定向上報,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
趙元武很滿意李昌憲的態度,沒有再指責李昌憲等人的防守不力,畢竟李昌憲下屬的官兵并不多,能以少量的兵力擒獲這么多義軍,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好險呀!”
李昌憲看到趙元武離開后,心里也是十分慶幸,來的好不如來得巧,他剛帶人趕到就遇到了趙元武帶著諸多將領到這里來了。
不然,如果被趙元武發現自己等人棄營的事情,雖然不至于有什么大罪,但是也會有不少的麻煩。
當聽說前方五千人軍隊的許多統兵將領被趙元武拿下后,李昌憲也感到十分的僥幸,燙手的銀子不好拿呀!
就是不知道從他營地逃走的義軍是屬于哪一位皇子的?二皇子還是三皇子?
而且李昌憲也搞不懂為什么義軍會分成三支突圍,都已經買通道路了,一起突圍出去不好嗎?
難道說義軍內部也發生了不和?
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間是注定不合的,如果說逃走的那兩只義軍是屬于二皇子和三皇子的,那被圍殲的義軍,難道是被放棄的那一支?
李昌憲不再想了,反正自己拿到了錢,也遵守了諾言,只要逃走的義軍不說,誰能拿自己怎么辦?
大軍總帳內,趙元武召集所有將領,討論了這次圍剿的失敗,雖然他在會議上很是惱怒,但是沒有任何辦法,本來好好的圍剿計劃,卻被義軍抓住了機會逃走了。
趙元武知道一定是有人串通了義軍,或許有些軍隊可能被義軍收買,但是他也沒有什么證據,也沒有權利將一些玩忽職守的統兵將領斬頭示眾。
趙元武思考了半天,只能向朝廷方面如實上報,陳述自己的統軍不力,致使一部分賊軍逃離出去,希望朝廷方面繼續追繳。
至于那些玩忽職守的統軍將領,趙元武只能暫時扣押,等待朝廷方面的最新旨意。
為了鼓舞參戰的官兵,趙元武也上報了一些有功的將領,當然也包括了李昌憲。
趙元武還給萬陵縣官兵記了一次大功,畢竟前面的五千多人在義軍的突圍下一哄而散,只抓到了一些逃走不變的義軍外,竟然沒有給突圍的義軍造成太大的傷害。
而李昌憲帶領的三百萬陵縣官兵竟然能擒獲這么多的義軍,眾目睽睽之下,趙元武也不能抹殺李昌憲等人的功勞。
在等候朝廷方面新的旨令之前,李昌憲早已派人通知了青云寨的萬陵縣商人,讓他們到軍營商談買賣被俘義軍的事情。
有了李昌憲在里面穿針引線,買賣被俘義軍的事情也是進展順利,李昌憲用了不到五萬兩銀子就買到了一萬多名健康的被俘義軍。
沒過多久,朝廷方面的旨意也到了,沒有出現殺人的事情,只是將幾個主要的將領以私通敵寇的罪名免職并捉拿了事,其余的官兵并沒有受到太大的罪責。
至于李昌憲等人,只是被獎賞五千兩,再也沒有其他的功勞。
李昌憲感到很滿意,但是卻為那幾個被捉拿的將領感到不值,誰知道哪位皇子會等位,就這樣早早地下注,是不是太冒失了點?
接到朝廷的旨意后,趙元武繼續帶領官兵追剿逃走的義軍,而像萬陵縣這樣的助戰兵丁則要回轉各自縣衙。
一時間,大營內一片狼藉,各地官兵也走得一干二凈,而李昌憲帶領萬陵縣所有的兵丁押著一萬多的俘虜也掉頭回轉萬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