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憲也不懂這些,只能叮囑的還是安全問題,只要是不炸膛,青銅大炮和青銅小炮都是一樣的。
如果青銅小炮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便于移動,安裝上外面的車架后,估計兩個人就能拉著在外面跑。
或許有可能應用到船上,相信也不是太難的問題。
“李師傅,我聽劉人權說你要制造鋼制的大炮,開始試制了嗎?”
李清考慮了一下,說道“我也是考慮到青銅炮的價格,使用鋼制的大炮是最合適的,前幾天我也看到了蒸汽機,經過多次鍛壓的鋼材估計能克服鋼鐵中的雜質問題,而且鋼制的大炮發射后不容易變形,避免了不斷修復的問題。”
李昌憲也是很贊同李清的話,大炮的制造本來就是不斷試制的過程,只有不斷的加以改進,才能讓大炮更加的便宜,射程更遠。
李清看到李昌憲同意了他的觀點,也是十分高興,又說出了一個令李昌憲更高興的事情,“我們的一個制藥工匠改進了火藥,使用藥包的發射火藥,可以提高發射速度和射擊精度。”
李昌憲聽了也是十分高興,火炮就是要不斷的更新發展,即使是火藥也是如此,只是這個時代的技術限制,現在他們還研究不出來無煙火藥。
既然暫時研究不出來,那就改進火藥的發射和炮彈。
“你們還是用石蛋試射火炮的?”
李清說“是呀,我們一直都用石蛋的,難道石蛋不行嗎?
“哦,不是石蛋不行,你們可以做一些鐵炮彈,估計火炮的威力更大!
還有,不要再做成那種圓球狀了,可以做成長圓形的炮彈,估計能發射的更遠。”
李昌憲還特意把后世的炮彈形狀畫了出來,而且炮彈后面也是可以裝填火藥的,而不是使用大量的火藥。
火藥常常塞滿整個炮管,石彈則突出在炮管的外面,所以發射談不上什么精確度,而且發射速度也極低。
李清等人頓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李昌憲這個草圖對他們來說,作用太大了,一下子讓他們茅塞頓開。
很快很多的工匠們參與進來,直接把李昌憲晾在了一邊。
李昌憲看到了,雖然無奈,但是也無法苛求他們,只能默無聲息地帶著李柱和李虎兒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