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難民踏入萬陵縣的地界。
等這些難民進入萬陵縣縣城后,發現這里的情形真如在嶺南府和去萬陵縣的路上宣傳的那樣,來到了就有糧食供應,還有簡易的房屋供一家人不至于露宿荒野。
等難民們稍微穩定下來后,就有縣衙的人過來招工,修路建房工作可以供選擇,除了每日有三餐供應外,而且還有幾個大錢發放。
大部分的難民被選中后繼續南下,當然也可以帶著妻子兒女一塊去,在萬陵縣南部地區,縣衙也開設了新的學堂,難民的孩子們在那里也可以入學。
只有少數的行動不便的難民留下來,接受縣衙的安排和孩子們就近入學。
隨著大量的難民進入萬陵縣,也帶來了許多不好的消息。
鄯州城在堅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后,終于被義軍使計偷襲入了城,鄯州城府尹自殺,率軍抵抗的參將劉謙被亂軍殺死,大量的官兵投降后仍然被殺,只有一個偏將帶領幾百人突圍出去。
對于鄯州城的居民來說,迎來的是更大的災難,這些義軍在鄯州城內到處殺人放火,奸女,劫掠物資,把整個鄯州城鬧得雞犬不寧,怨聲載道。
一時之間鄯州城變成一片廢墟,凄涼慘景令人頓首痛惜。
大晉朝朝廷內部在得知鄯州城被叛軍攻陷后一時間鴉雀無聲,隨即又在太子殿下的狂哮怒吼中如夢初醒,一個個都獻計獻策,說什么的都有,整個朝廷大殿內眾多大臣吵鬧的如同一個菜市場一樣,令監國的太子殿下感到一陣陣頭疼。
還是丞相孫靜庵站了出來制止了朝中大臣們的喧鬧聲,幫助太子殿下制定了幾項抵抗鄯州城義軍的策略。
緊急下旨調集鄯州城附近的州縣官兵,重兵把守鄯州通往京都的要道,不要讓義軍的戰火引到京都這邊來。
緊接著調安西軍快速東來,到鄯州城一帶進行平叛。
下旨宣召二皇子和三皇子入京,要他們來述說為什么在追剿義軍中一直拖沓不前。
這是要二皇子和三皇子背黑鍋,要他們承擔義軍攻占鄯州城的責任了。
或許是大晉朝朝廷內知曉叛軍叛亂緣由的官員看不下去了,直接向太子殿下建議宣旨詔令二皇子和三皇子入京,以為只要稍微懲罰一下二皇子和三皇子,就能夠讓圍剿的官兵看清形勢,不會再在圍剿叛軍過程中陽奉陰違。
至于太子殿下同意二皇子和三皇子入京,有沒有其他的想法,眾人也都不得而知了。
或許有,也可能沒有。
二皇子膽怯了,還是很明智地選擇遵守旨意入京,終于在一個黃道吉日,離開了他就藩的領土,準備進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