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叛軍大營內,李昌憲和阿布達等人正在商談如何處置叛軍的事情。
這次和叛軍的交戰,雖然使用了大炮,但是殺傷力并不是很大,只不過是大炮的震撼力太驚人了,讓叛軍亂了陣腳,被萬陵縣的官兵偷襲成功。
戰后的結果也統計出來了,俘虜了將近八萬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被叛軍裹來的難民,至于那些死亡者,直接被大炮炸死的也不過三四千人,還有一兩千人是叛軍在逃竄時,人踩人或馬踩人造成的。
當然傷者無數,很多人是被開花彈爆炸時散出去的彈片誤傷的。
雖然萬陵縣派出了很多的醫護人員,但是炮彈爆炸造成的傷口和刀槍砍傷的傷口不一樣,很多彈片細小且深入傷者的體內,救治難度增加了不少。
至于打掃戰場,在和叛軍交戰的那一刻起,萬陵縣的很多商家就迫不及待地帶人過來了,幫助萬陵縣的官兵收集所有有用的物資,而且還負責掩埋叛軍的尸體。
那些土著部落勇士們也把自己獲取的金銀珠寶等物品交給萬陵縣的商戶進行估算,等回到縣城后可以得到相應的銀錢。
萬陵縣這邊也死傷了上百人,而且都是和叛軍爭取叛軍的大首領徐海時,雙方發生的混戰而造成的傷亡。
開始萬陵縣的官兵也沒有想到徐海的親兵會這么兇悍,幾千人的萬陵縣官兵攻擊不足千人的叛軍,最后還差點被徐海的親兵把人給劫走。
李昌憲和阿布達等人聽了很是生氣,對付這么兇悍的叛軍,就應該亂箭齊發,把要抵抗的人都射倒,而不應該短兵相接,刀槍相向。
抓住了叛軍的大頭領徐海,對于萬陵縣的所有官兵來說,也是大功一件。
叛軍的大頭領徐海中彈后并沒有死去,而是陷入了昏迷狀態,經過軍中大夫的救治下,慢慢蘇醒過來。
李昌憲和阿布達等人也已經看過了,見徐海還處于虛弱狀態,但是性命已經無憂。
那些俘虜的八萬多名叛軍還好說,等天明就押解到萬陵縣去,但是這個叛軍的大頭領徐海,則是一個大大的燙手山芋。
阿布達說“大人,既然我們和叛軍已經開戰,那就是說我們和叛軍之間是不可能談和了,與其留在手里,還不如上交府衙,讓朝廷方面來定他的罪責吧。”
李昌憲開始也認為是這樣,但是很快他否認了這個想法。
如果把徐海交給嶺南府府衙處置,那就完全和叛軍站在對立面,也和叛軍的后臺吳大麻子直接交惡,到時不要說吳大麻子派人來萬陵縣搗亂,就是在海上派海盜專門攔截萬陵縣的商船,所造成的巨大損失也是李昌憲所在的萬陵縣縣衙無法承受的。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對于敵人來說,也沒有永恒的敵人。
“這個徐海一定不能交給府衙,先讓他把傷養好吧,以后我還會有大用。”
既然李昌憲這么說了,阿布達等人也松了一口氣,接下來眾人又開始談論如何對付逃走的叛軍,追殺還是讓他們離開?
很多人希望繼續追殺逃走的叛軍,都想著趁著這場大勝,一鼓作氣把叛軍趕出嶺南道。
但是李昌憲和阿布達兩人拒絕了,就連軍中參謀董書成也不贊成繼續出兵。
董書成說道“萬陵縣官兵一向是出其不意,以遠程打擊為主,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很多人訓練時間短,根本就不能和轉戰各地的叛軍精銳相抗衡。
這次我們使用了大炮,打了叛軍一個出其不意,相信逃走的叛軍會和叛軍的首領說明這一點的,等他們清楚我們大炮的弱點后,我們能不能獲得勝利還在兩可之間。況且叛軍雖然大敗,但是精銳未失,據估計叛軍還有七八萬的精銳。”
阿布達也站出來說“我們出兵的目的就是要給嶺南府解圍,現在叛軍不再攻城了,這就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