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就看到了商機,雖然萬陵縣還是地處偏僻,但是萬陵縣的道路四通八達,從嶺南府一直貫穿到沿海一帶,路程大大地縮短了很多。
再加上萬陵縣一下子涌進來這么多的勞動力,如果在這里投資的話,生產部不少人手,而且還很容易就可以把貨物轉運出去,不用擔心貨物在當地大量地積壓。
還有萬陵縣縣衙的支持,這是大晉朝其他縣府所沒有的,讓這些外來的商人受到了尊重,他們可以不考慮商稅的高低,但是這種尊重是他們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
當時就有十幾個外地商人拍板定了下來,還有一些商人需要回去商議一下。
但是整個洽談過程,讓這些商人很滿意,就連李昌憲也在最后出面了,并提出凡是在萬陵縣投資的人,可以享受三年商稅減免的政策。
李昌憲之所以這么做,就是想盡快消化掉萬陵縣剩余的勞動力。
俗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萬陵縣就要在保障農田耕種的前提下,大力地發展工業和商業。
雖然許胖子邀請來的外地大商人不是太多,但是畢竟開了一個頭,相信有些外地商人回去后一定會把萬陵縣的有利條件和招商政策傳播出去的。
同時還能吸引更多的人來萬陵縣定居。
江南一帶的叛軍在年后一戰失敗后,剩余的叛軍就已經化整為零,分散到江南各個山區,城鎮,再也組織不起可以和大晉朝軍隊可以抗衡的力量。
李昌憲也是十分感慨,將近兩年多的義軍叛亂終于偃旗息鼓了,大晉朝再次得到了穩定。
首先是大晉朝皇帝的強勢出手,在朝廷內處理了一大批官員,而且還調兵遣將,讓守衛西域的安西軍南下,聯合江南一帶的官兵,一舉將叛軍在江南一帶擊敗。
吳大麻子恐怕也是無能為力,這次義軍的失敗,直接將他多年在江南的經營毀于一旦,讓他不得不另找出頭之路。
其次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在這叛亂中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相反讓很多人知道了他們的意圖。
即使他們想在這次皇位之爭中占據優勢,但是老皇帝的強勢出手,直接讓他們的努力化為泡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當今圣上繼續把握朝政,而太子則按部就班地靜等著皇帝有一天駕崩,他可以光明正大地繼承皇位。
不管怎么說,叛軍失敗了,江南一帶再次得到了穩定,這對大晉朝的經濟的恢復有利,也有利于萬陵縣得到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