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斬首。
冤呀,早知道這樣,就不應該投案自首了。
這是犯人最后的想法,但是世上根本就沒有后悔藥。
雖然嶺南府低調處理這個事情,但是嶺南府尹被刺殺的事情還是被傳播了開來。
而且還一直傳到大晉朝朝堂上,引起了很多官員的爭執。
很對的官員要求嚴懲,但是要嚴懲誰,誰也不肯說,沒有一個人敢冒大不煒去譴責兩個皇子,而且嶺南府的上奏也只字不提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事,只是說叛軍的報復。
雖然太子殿子也很惱怒,但是在眾人的勸說下,也冷靜下來,也意識到這是一個陰謀。
就連皇帝陛下也很認同嶺南府的奏章,畢竟這個事情不可擴大,即使是二皇子和三皇子做的,他也不能處罰任何一個皇子,只能化大為小,按嶺南府的奏章意思批復知道了,才讓這個事情草草了事。
京城外河上的一艘商船上,一個五六十歲左右的老者面無表情地坐在椅子上,聆聽著手下的匯報,并不時地翻看送來的的信息。
等來匯報的人離開后,老者對面的一位無須中年富商打扮的人尖聲尖氣說道“這么說,刺殺行動失敗了?這讓雜家如何向娘娘交代?”
尖利的聲音讓人一聽就知道這是一個有生理缺陷的人,除了宮中的太監之外,很難讓人往其他方面去想。
“劉公公,稍安勿躁,事情并沒有那么糟糕,雖然嶺南府隱瞞刺殺真相,但是誰會相信,皇上相信嗎?太子相信嗎?其他幾位皇子相信嗎?還是娘娘相信?
我們這次有點打草驚蛇,但是蛇驚了就很好呀,我們就是讓他們驚動,才能讓我們可以渾水摸魚。
大家即使都知道真相,那又如何?
我們還是按照計劃來,這次是刺殺了太子的屬臣,下一個就換成其他皇子的手下人。
相信幾次刺殺之后,所有的指證都會指向太子,到時太子是有口難辯,你會認為皇帝陛下會無動于衷嗎?
即使這個方法不行,我們還有第二套方案。”
劉公公覺得老者說得有理,但是他更想知道第二套方案是什么。
“吳盟主,你能告訴雜家我一點有關第二套方案的事情嗎?”
這個老者就是縱橫江浙一帶的吳大麻子,現在他居然來到了京城。
“既然劉公公想知道,那我就透漏一點信息,你也知道皇帝陛下最忌憚太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