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唐彥和李昌憲偷偷地見面,好像是他到李昌憲這里來述說自己的痛苦了,一上午的時間都是他在說,李昌憲在聽。
除了開始說要招攬李昌憲外,其他的時間就再也沒有談起招攬的事情,讓李昌憲感到莫名其妙。
是不是二皇子唐彥看到他是一個可以述說哀腸的人,來發泄一下心中的苦悶。
估計是這樣,也有可能是嫉妒李昌憲把萬陵縣治理的這么好,眼紅太子殿下能拉攏到自己。
在和李昌憲見面后的第二天,二皇子唐彥就急匆匆地帶人離開了萬陵縣,并沒有和江浙一帶的大海商一起走。
李昌憲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會人走了就好,如果二皇子唐彥一直在萬陵縣,被太子殿下的人知道了也不好。
但是沒有過幾天時間,李昌憲和張克文就聽到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揚州新的府尹大人在杭州被人刺殺了,雖然沒有死去,但是有人查出了刺客的蹤跡,居然是太子殿子為了報復,特意向親近二皇子的人下手了。
一時間江南官場震動,許多城市的官員都紛紛自保,同時向朝廷方面上奏,要求嚴查揚州府尹遇刺的事情。
雖說嶺南府尹和揚州府尹都是四品官員,但是揚州府尹遇刺的事情影響太大了,直接震驚了整個大晉朝官場。
雖然太子殿子在朝堂上極力辯解,這個事件純粹是有人要陷害他,但是他也找不出什么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而皇帝陛下則不管誰對還是錯,嚴厲地訓斥了太子殿子,然后取消了太子的監國職位,讓他回東宮閉門思過。
“太子殿下還是中招了!”
李昌憲嘆了一口氣,盡管在嶺南府尹遇刺事件中,他已經做出了許多,但是還是沒有讓太子殿子有所注意。
“這件事情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太子不中招才怪。
在嶺南府尹遇刺后,太子和他的幕僚就應該有所注意,但是他沒有,看看這段時間太子所做的事,利用監國期間私會大臣,這就無形之中惹怒了皇帝陛下。
即使這件事情不是太子讓人做的,皇帝陛下也會把太子監國這個職位給取消的,畢竟太子監國只是權宜之計,現在皇上病好了,太子殿下要是聰明一點的話,就應該自己上奏不做太子監國。”
張克文冷靜地給李昌憲解釋道。
李昌憲也是無語,太子殿子這段時間就應該韜光養晦,低調行事,不然也不會這么被動,被皇上訓斥了,還被嚴令閉門思過。
但是他清楚,這只是一個開端,估計后面還有更大的麻煩,等著太子殿子一個接一個地跳坑。
“不管這些閑事了,太子殿子是好是壞,就看他如何應對了。”
李昌憲站起身來,招呼外面站立的李柱“你把劉人權給我送來的火槍拿來。”
這個火槍已經無限接近于后世的后鏜槍了。
雖然上年萬陵縣的工匠們也制造出來了前膛槍,但是李昌憲卻沒有認可,既然萬陵縣的大炮都做成后膛發射了,為什么火槍就不可以哪?
經過半年多的試制,終于弄出了后膛發射的火槍,雖然看起來像一個縮小版的大炮,但是這畢竟是后膛槍,相對于前膛槍,這就是非常跨時代的進步。
萬陵縣的工匠們采用旋轉后拉槍機而制作的的火槍,因為工藝上的不足,氣密性不好,這款火槍的威力甚至還不如開始制作的前膛槍。
但是后膛槍主要優勢還是射速快,而不是威力大。
至于發射的子彈,則是采用的紙殼定裝彈,雖然這種子彈解決了裝填的問題,但是也不能對氣密性問題幫助甚少。
原因是紙殼在擊發后也會一同燃燒成灰燼,起不到阻擋火藥燃氣泄露的作用。
為此,李昌憲還特意給劉人權回復,要他們全力研發金屬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