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歸功于李昌憲在學堂里的宣傳,把這個蠻荒不開化的倭國,描述成當地金銀遍地。
倭國是個資源缺乏的國家,但是也并不盡然,倭國的金銀等稀有金屬資源甚至可以說是極為豐富的。
李昌憲估計在這個時候,倭國還沒有真正地開發當地的金屬資源。
鼓動這么多萬陵縣人去倭國,但是怎么找到和利用這些金銀礦山,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
等萬陵縣的船隊出發后,李昌憲又等來了阿布達等人的歸來,東海的戰爭早已告一段路,萬名官兵也退回到月牙灣進行修整。
幾次安南人到萬陵來催促李昌憲出兵的時間,都被李昌憲以官兵勞累為由,而推辭了一段時間。
“這次出兵,雖說是配合安南人進攻真蠟國,但是應該是我們的東西,我們也要爭取到。
阿布達這次就不要去了,主要是因為你現在是大晉朝的官員,而不要讓人抓到了萬陵縣的把柄。”
雖說推辭了一段時間,但是李昌憲還是召集阿布達等人開了一個小小的動員會。
自從上年和叛軍交戰,進攻石國,以及今年和海盜們在南海的海戰,都讓萬陵縣的官兵有了一點疲勞感。
人不是鐵打的,再加上很多人對戰爭的厭惡感,李昌憲覺得今年修整一下最好。
但是對真蠟國之戰,既然和安南人達成了協議,所以李昌憲又不得不派兵去參戰。
至于剛從南澳島上退回的官兵就不用參戰了,這次出兵的主力是留在石國的萬陵縣官兵和幾萬名新招募的石隊。
還是以石國人的軍隊為主,畢竟石國人對當地的氣候環境比較熟悉。
而且這次進攻真蠟國的主力中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裝備了后膛槍的士兵。
李昌憲就是想在這次戰爭中試驗一下后膛槍的威力,以便在以后的軍隊中推廣這種后膛槍。
雖說萬陵縣這邊不再派兵參戰,但是還是需要一個指揮的將領。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石國人的戰力如何,取決于領導軍隊的將領指揮能力如何?
“到底派誰去哪?”
雖然很多人都請愿到真蠟國去,但是李昌憲和阿布達兩人還是不放心。
“我推薦一個人怎么樣?”
坐在一邊的臧朝元建議道。
“是誰?”
李昌憲和阿布達兩人立刻有了精神,想聽聽臧朝元的意見。
“石國人昂查·扎克!”
是他?為什么是他?
李昌憲和阿布達等人頓時想起了那個被俘的石國人,而且還是一個獨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