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兵嶺南府之前,張克文意味深長地說道“這次出兵影響甚大呀!”
張克文的話,李昌憲也很明白,以前萬陵縣無論對石國、安南作戰,還是到南洋擴充地盤,大晉朝朝廷都不會注意到萬陵縣。
如果這次出兵應戰三皇子率領的雍州軍,勢必在大晉朝朝廷內部引起很大的震動。
贏也罷,輸也罷,恐怕此戰之后,再也沒有人能忽視萬陵縣。
李昌憲很苦悶,這一切都是被逼無奈,他有苦也說不出,難道就任由雍州軍占領萬陵縣嗎?
最后,李昌憲也發起狠來,皇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攤上一個皇上老爹嗎?
這次出兵一定要擊敗雍州軍,狠狠打擊三皇子,甚至他皇家的臉。
雍州軍好像知道萬陵縣出兵了,雖然在官道上對萬陵縣的官兵繼續進行試探,但是都沒有占的便宜,只好看著萬陵縣官兵一步步逼近,最后索性全線退守,打算在嶺南府城外和萬陵縣官兵決一死戰。
等萬陵縣官兵到達嶺南府和萬陵縣交界處時,雍州軍已經集結大軍,靜等著萬陵縣官兵的到來。
大戰隨時爆發,嶺南府城外彌漫在緊張的氣氛當中,三皇子并沒有立即讓大軍進攻萬陵縣官兵的大營,而是派出使者來,要求萬陵縣官兵歸順雍州軍。
李昌憲和阿布達等人對此嗤之以鼻,如果想歸順,早就歸順了,何必在嶺南府外對決哪?
當日,李昌憲讓人把雍州軍的使者趕了出去,這讓三皇子唐逸感到更加地不悅,同時也讓下定決心,要給萬陵縣大軍一個沉重的教訓。
兵力上對比,萬陵縣大軍和雍州軍人數上相差不大,都是七八萬士兵,但是雍州軍卻占著絕對的優勢,在雍州軍七八萬士兵中,雍州騎兵占了絕對大多數,幾乎有五六萬名的騎兵。
而萬陵縣大軍大部分人都是步兵,騎兵只有幾千人,平時只是做警惕、探查,在實際作戰中沒有大的作用。
但是萬陵縣幾乎一半的兵力都是箭弩兵,再加上五千名陌刀手和一萬名剛組建的火槍軍。
上千年來,自秦漢以來,還沒有那支步兵能戰勝過強大的騎兵,即使有眾多的弓箭手也是于事無補。
正因為如此,萬陵縣眾多將領的心中也是擔憂不已,但是面對雍州軍的強力壓迫,卻不得不出兵應戰。
所以在未開戰之前,萬陵縣大軍就組成一個巨大的防御陣形,火炮和拒馬在前,火槍軍和弓箭手在后,然后是三千陌刀手和長槍兵、刀斧兵。
如果這前面這么多兵力都抵擋不住,最后交戰的就是李昌憲的親兵隊伍了。
李昌憲也沒有在大軍前面甘于冒險,而是在親兵隊伍的守護下,在萬陵縣大軍后面的一個山丘上,用望遠鏡遠遠地觀察著雙方的實時交戰情況。
戰爭并沒有讓人等待太久,當阿布達等人把雍州軍的使臣趕出萬陵縣大軍陣營后不久,就聽到雍州軍后方號角響起,群馬嘶鳴聲,雍州軍的騎兵緩緩從前方壓上。
當雍州軍行至離萬陵縣大軍還有四里地遠時,雍州軍頓時停止了下來。
不是雍州軍不進攻了,而是忌憚萬陵縣的炮火,如果再靠近,就是萬陵縣的炮火范圍之內了。
面對此種情形,阿布達和臧朝元等人都嘆了一口氣,知道此戰是已經不可避免。
咚!咚!的鼓聲在雍州軍大營中響起,陣陣鼓聲震撼人心,阿布達駭得臉都變色了,這是雍州軍的進攻鼓聲,這是他自從西域歸來后第一次聽到如此熟悉的鼓聲。
但是也在這一瞬間,阿布達也明白了,這個鼓聲已經遠離他而去,而他面對的是如何迎戰雍州軍的進攻。
“全軍戒備!”他大聲吼叫,迅速下令,讓萬陵縣大軍開始全線防守。
“快!火炮準備,火槍軍和弓箭手準備,不惜一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