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太子殿下和茅大人的殷勤期望,李昌憲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
大晉朝有很多不合理的制度,他看著都不順眼,要是按照他的想法,直接一勞永逸地進行全方面的改革,才能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一勞永逸就是對那些占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和地主們開刀,讓他們交出多余的土地,將大晉朝的土地收歸國有,重新劃分,嚴禁土地買賣。
要想長治久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大晉朝需要改革,沒有改革,大晉朝就不能煥發生機,永遠不能擺脫經濟上受困的危機。”
首先從農業改革開始,具體操作就是解放勞動力,打擊奴婢買賣。
其次,對于重新劃分的土地,實行新工具,新作物種植,改變過去作物產量低且種類單一的局面。
但是,這些方面不但太子殿下不會答應,就是茅正也不一定接受。
其次還有賦稅方面的改革,李昌憲認為有必要取消兩稅法,實行后世的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
至于商業方面,古代很長時期一直沒有把商業稅作為主要征收稅種。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繁榮,尤其是大晉朝出現了眾多的富商巨賈大戶后,對富商大商人的財產稅征收也是刻不容緩。
但是這些李昌憲都沒有說,其實說了也沒有用,土地改革無法進行下去,太子殿下還需要靠這些世家和地主們鞏固統治,所以不能對這些人開刀。
稅賦改革更是困難重重,一旦進行稅賦方面的改革,將牽扯到各方面的利益,大到動搖國本,小則引起各地的騷亂。
李昌憲不想像北宋的王安石那樣,變革失敗,只好無奈地憂病而死。
堵不如疏,要想大晉朝擺脫經濟上的壓力,只有另辟蹊徑,擴大大晉朝人的野心和,讓他們納入自己的規劃設計之中。
想到這里,李昌憲笑著說道“殿下,要想解決朝廷目前財政方面的困難,臣有幾個小想法可以讓朝廷暫時擺脫困境,但是如果讓大晉朝永久擺脫財政上的壓力,還需要進行大的變革。”
“李卿家請講,本宮愿意洗耳恭聽。”
“我曾經聽茅大人說戶部已經是無錢可用,那么戶部最急迫的問題就是如何搞到一大筆錢。”
“事實上搞到一大筆錢并不難,其實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發行國債,向民間開始借錢。
眾所周知,朝廷沒有錢,但是民間卻有錢,而且民間的錢還是很多。
茅大人,你家里缺錢嗎?殿下東宮內缺少錢嗎?”
太子和茅大人面面相覷,他們頓時啞口無言,無論是太子和茅正,他們都不缺少錢,但是卻沒有拿出來給朝廷使用的念頭。
雖然太子和茅正很尷尬,但是他們都老實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可李昌憲的觀點。
“朝廷發行國債,可以吸收民間的閑置資金,幫助朝廷渡過財政困難的時期。”
“如果民間不愿意買國債怎么辦?”
“提高利息,茅大人認為愿意把錢存在家里,還是買國債好?而且我們發行國債只是暫時解決朝廷財政困難,只需要發行一年期和三年期的國債即可,到時朝廷許諾到期歸還即可。”
“萬一朝廷歸還不起哪?”
“那又何難?繼續發行新國債即可!”
“這不成了老賴了嗎,借了還,還了還借?”
“茅大人,朝廷怎么是老賴哪?你這么說,太子殿下也不會答應!”
茅正立刻意識到自己在東宮內,連忙向太子殿下請罪。
太子擺手道“無妨,都是為了國事,茅大人,你辯解的很好,讓我也深有同感。”
李昌憲接著說“殿下,為了鼓勵那些大商人購買國債,請允許開放礦山的開采,鹽鐵的限制!”
“為什么要放開礦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