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這里有一個小故事,說的也是一家人分家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這家的老人也是面臨年老體弱而無力掌控家庭,不知道應該把家交給那一個兒子,一時之間都在猶豫不決。
最后他的長子暴起挾制了他的老父親,把其他幾個弟兄都驅趕出門,掌握了這個家庭的主動權。”
太子也很感興趣,問道“難道沒有人譴責這個人嗎?畢竟挾制老父親,驅離其他兄弟,這都是十惡不赦、大逆不道之事。”
“殿下,這個事情只要老父親不說,只憑幾個兄弟在外面胡言亂語,外人會相信嗎?
況且這個老父親見到事已至此,其他幾個兒子已經被驅趕出門,心灰意冷,只得把掌家之權交給了他的長子。”
“是嗎?這個老父親就這么甘心放棄了嗎?”
“當然,不然怎么辦?此時他也是舍此之外,更無他選。如果當初不是他猶豫不決,且首屬兩端的話,以家長的名義,完全壓迫他的長子,將這家交給他心愛的兒子,不然,又何至于落得被挾制退讓,還不得不聽從長子的意思把其他幾個兒子驅離家門。”
“那這個家庭的其他幾個兒子哪?會不會不會認為此事不公,難道就沒有反抗嗎?”
“反抗,當然會反抗了,但是長子已經掌握家中大權,老父親最終也認同了,外人也不會插手他們家中事務,所以長子對其他幾個反抗的兄弟繼續(xù)打壓,直到他們不再反抗為止。”
雖然李昌憲已經說得很明顯了,但是太子還是猶豫不決,主要是他考慮的太多了,前怕狼后怕虎的,如果讓這樣的人當了皇帝,也非大晉朝之福,試問哪一個武力奪權的皇帝不是心狠手辣之輩。
帝者無親,霸者無情,尸山血海鋪就漫漫帝王路,從來不止是敵人的,也包括自己血親骨肉的。
李昌憲覺得有必要再次提醒太子一聲,“殿下,縱觀歷史長河,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那些勝利者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主觀意愿去驅使筆墨,對自己不利的需要隱瞞的隱瞞,需要避重就輕的就避重就輕。”
“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太子聽后渾身一震,他最擔心的是什么,就是怕后人說他陰謀作亂,謀取皇位,畢竟老皇帝不死,而他登基的話,有點名不正且言不順。
現在被李昌憲一勸說,此時他也有了一點底氣,一旦他登基稱帝,完全可以讓寫史書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寫,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不會有人說他陰謀作亂了。
“好,李卿家,剛才你所言甚是,此等分家小事,是本宮考慮太多了!”
看到太子如此打哈哈,李昌憲也不能說什么,只好順著太子殿下的意思去說。
“殿下,你每日都在操勞國事,還是以身體健康為重,切不可為此等小事分心。”
和太子殿下談完話的第二天,海外拍賣會如期舉行,雖然無法和第二場拍賣會的規(guī)模相比,但是這次拍賣會卻多了一項其他兩場拍賣會所沒有的東西。
那就是海外的土地!
真的能買到嗎?
答案是肯定的,海外諸國的國王和使臣們都來了,而且非常熱情地邀請他們去海外投資,甚至出售土地都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買到了這些土地,安全是否有保證?
這一點李昌憲替他們回復了,安全上不用擔心,在南洋諸國有萬陵縣的軍隊軍事上的支持。
如果他們還是不放心的話,李昌憲允許這些購買海外礦山和土地的人可以招募士兵,組建自己的衛(wèi)隊。
滿意嗎?
當然滿意,所有參加拍賣會的大商人和大世家都很滿意,以他們的勢力和財力,完全可以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國家,到時遠離大晉朝,天高皇帝遠,他們有可能在海外任意擴張,而不用擔心有人會限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