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和李府相熟的親朋好友相繼離開了,李昌憲才摸了摸自己腦門上的虛汗,雖說是李府的親朋好友,但是這些老狐貍都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幸虧自己留了一手,把他們都打發走了。
等大廳里只剩下爺孫他們四個人時,李云愷才問出他們父子三個早就想問的話。
“昌憲,你從哪里得到這么多的礦場,”
李昌憲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難道說是大神們給他的提示,在小說里把全球的礦產都表明得這么清清楚楚,而他只需要派人查看一下就行了。
“這個……”
李昌憲重新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說道“爺爺、二叔、三叔,我這幾年在萬陵縣無事可做,只好派人出海,四下打探海外的礦產了。
天道酬勤,上天也憐惜我,讓我的屬下在海外找到了這么多的礦產資源。”
李老太爺和李云愷弟兄兩個也認為李昌憲的運氣太好了,以前把李昌憲送到萬陵縣去做官,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卻沒有想到李昌憲在萬陵縣混的風生水起,不但把萬陵縣建造成一個經濟和軍事重鎮,而且他還在海外闖出這么大的名堂。
運氣嗎,也不盡然都是吧,以前么多人到萬陵縣,都鎩羽而歸了,
“手握這么多的礦產資源,非福即禍呀!不如你把這些礦產資源主動讓給朝廷吧。”
李老太爺還是一如既往的謹慎,以前為了避開皇位之爭,把幾個兒子多方押注,甚至狠心他的大孫子派到野蠻之地。
“爺爺,此一時彼一時也,即使我答應了,但是我的屬下能答應嗎?這可是他們在海外辛辛苦苦找到的礦產。”
李老太爺、李云愷和李云義一陣語噎,自從知道了李昌憲的勢力后,他們也知道無論哪一個皇子上位,都不可能對李府有什么傷害了。
不但不加以傷害,而且還要供著李府,不能讓李府出任何事情。
“好吧,礦產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吧!”
李老太爺感嘆了一會,覺得自己真的老了,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以前的那一套做法都過時了。
李云愷還想勸說李昌憲幾句,但是看到李昌憲如此堅決,最后無奈的搖搖頭,跟著李老太爺離去了。
李云義看到大廳里無人時,才小聲地和李昌憲說道“二皇子也想購買銀礦,不知能出售給他?”
不用說,二皇子在京城的人已經私下里聯系過李云義了,不然他也不會說出二皇子要購買銀礦的事情。
“可以,為什么不出售?
只要是能掙錢的事,李昌憲才不介意把礦產賣給誰,太子殿下可以,二皇子也可以,甚至于三皇子派人來聯系他,他都不會拒絕的。
相對于李老太爺的四下押注,而李昌憲則圓滑很多,誰也不得罪,而且還是一副商人的樣子,一切以錢為重。
“好,那我回復二皇子了!”
事情并沒有算完,第二天一早,李府又迎來了新的客人。
這些人相對太子殿下,則直接了很多,拿出幾家湊集的銀票,直接了當地要購買我國的銀礦。
除了倭國幾個大型的銀礦外,其他小型的銀礦在幾天內被李昌憲處理的一干二凈。
最后太子殿下也忍不住了,讓茅正出面,直接購買了一個大型的銀礦。
同時,李昌憲也通過李云義把一個大型的銀礦出售給了二皇子唐彥。
但是令李昌憲感到好奇的是,三皇子并沒有派人來聯系他,也就談不上求購銀礦的事情。
海外拍賣會的事情已經完結了,但是對于那些購買到海外礦山的人,他們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題,那就是需要大量的海船。
去海外挖礦的人不缺,即使人數不足,也可以在海外雇當地人挖礦。
早在幾個月之前,李昌憲就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