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做的不錯呀!”
當李昌憲收到石浩傳來的消息,已經是一個月后的事情了。
第一批災民到達月牙灣港口,李昌憲第一時間并沒有送他們去劍南道哪里去修路。
人都餓成那樣了,如果再做一些艱苦的勞動,估計干不了幾天就一命嗚呼了。
先養著,養肥了再說!
在新城附近修改了一個大型的軍營,讓所有的災民都住了進去,在哪里休養生息,然后再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分化出去,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去。
災民還在運輸中,大量的災民停留在登州口岸,這個口岸自從李昌憲派人搶占之后,就成了萬陵縣的私產,平時在這里有上萬名官兵把守,但是現在卻有五萬名官兵左右。
城外除了有一個大型的軍營外,還有很多的災民安置點,大部分都是以村為單位。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大晉朝以鄉親為主,他們只相信自己村莊的人,卻不相信其他地方的人。
雖然到了萬陵縣后,這些人都會被打亂,但是在登州這里,只能這樣安排了。
所有經過的東部沿海的商船都被征用了,不管你愿意還不愿意,都要運載一部分災民去萬陵縣,哪怕幾十人,上百人也可以。
畢竟海上運輸不同于內河運輸,看似平靜的海面,隨時都可能碰上大風大浪,稍微不留心,就有可能船損人亡。
就這樣螞蟻搬家一樣,一點點地把災民運走。
但是災民太多了,也不知道誰散出的消息,不但長安都城這里的難民匯集而來,就是其他的難民也眼巴巴地跟著萬陵縣的船隊走。
據說南洋那里一年三熟,甚至一年四熟,有吃不完的糧食,如果去了,這輩子都不用擔心餓著。
人實在太多了,石浩等人不得不讓人在登州附近安家落戶,因為很多人并不希望去南洋。
登州地區的擴大,引來了周邊官府的不滿,因為這些人不納糧,不服從他們的管轄。
雖說占去的都是山野荒地,但是也是他們縣衙的土地。
當他們帶兵去教訓這些吃了豹子膽的難民時,卻看到一批批武裝到牙齒的官兵。
雖然人稱他們為南蠻子,但是沒有人敢對他們動手,據說這些南蠻子隊伍有幾萬人左右。
所以,很多人退卻了,索性眼不見心不煩,任由那些難民開墾荒地,反正那些荒地都是荒蕪的,根本就沒有人搭理。
登州城,因為災民和商人的到來,已經成為一個超級的大城市,目前正在迅速地往外擴充,而且城池修的越來越宏偉。
短短時間內,這里聚集了幾百萬擔糧食,足夠朝廷幾年的用量了。
但是石浩并沒有把這些糧食都送到長安都城,而是每月都送一點,遠遠地吊著朝廷,讓他們餓不死就行。
這一天,萬陵縣送來李大人的命令,讓阿七等人盡快出發,不要耽誤了高麗的任務。
災民事大,但是高麗的事情也極為重要,李昌憲絕對不會任由曹家一天天壯大。
“我們該走了,出發!”
幾十艘大船,滿載士兵和兵器,隨著阿七的一聲令下,向大海深處駛去。
濟州島,這是一座座落于高麗南部的一座小島,位于高麗半島西南部,在高麗南部西南海域、東海和黃海之間,人口稀少,面積大約有兩千平方公里。
濟州島有山川,河流和富饒的土地,當初萬陵縣船隊第一次來到這里時,就喜歡上了這座島嶼。
經過七八年的建設,這里已經成為萬陵縣在東海附近今年最大的軍事基地。
萬陵縣不但在這里駐扎了兩萬軍隊,還從倭國調來的十萬名農夫,在這里開墾田地。
這里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