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訴老爺子才是正確的選擇?”李昌憲嘆了一口氣,接著問道:“我記得李昌鎬被押到萬陵縣來的時候,不是被禁止出府了嗎?”
“這都是我的過錯,自從你二叔到劍南府就職后,疏忽了對李昌鎬的看顧,開始時人被放出來,先是在嶺南府自由活動, 哪想到他會找到宋天復,最后還勾結在一起,幫人逃離了監牢,隨后逃離到長安都城?!?
“三叔,這事不怨你,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李昌鎬如何選擇,愿意去那里, 就隨便他去吧!”
李昌鎬是死是活,李昌憲一點也不想管,畢竟這不是他的責任,一切都是二叔兩口子溺愛的后果。
“二嬸哪?”二叔去了劍南府,李昌元在廣州城,現在李昌鎬又逃到長安都城,剩下的二嬸又該如何選擇?
“你二嬸還在嶺南府,哪里都沒有去!”李云義解釋道。
這是李昌憲今天聽到的最好消息,否則二嬸如果跟著李昌鎬一起去長安都城的話,那麻煩就大了。
幸好,二嬸沒有離開,沒有跟著李昌鎬回長安都城去做妖。
“三叔,李昌鎬的事情,俺們不談了,暫時還是說嶺南府的事情吧!”
“昌憲,自從新年過后,各地逃難來的難民逐漸增多,嶺南府不堪重負, 財政上已經非常吃緊,府衙幾乎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管理它。如果不能把難民安撫好,嶺南府城將面臨很大的威脅,甚至引起難民的暴動。”
“三叔,我知道了!”
李昌憲一陣沉默,以前萬陵縣一直實行難民南遷,將多余的勞動力遷至萬陵縣、石國,甚至到南亞諸國。
但是萬陵縣的人口已經飽和,石國等南亞諸國的經濟實力也承受不住這么多的外來人口,以至于當地不斷發生當地人和外來人的沖突。
唯有在嶺南府消化掉,或者尋找新的難民落腳點,才是處理難民的正確方式。
“三叔,我這次來正是來幫助你解決問題的,難民以后不要再南遷了,是時候讓難民北上,開始回流了!”
經過這十多年不斷兵荒馬亂,內地很多地方已經是十室九空, 田地荒蕪, 關內出現勞動力嚴重的情況,這一點從阿布達帶軍西征的時候就可以看出。
為什么西征大軍一路上如此順利,不是守城官兵不想抵抗,而是沿途各州城的兵源嚴重不足,即使讓老人和孩子都壓上去,都無法抵擋萬陵縣西征大軍的進攻。
“回流?”
“是呀,我這次來,打算帶領難民北上,充實到隴右道各地州城,讓隴右道重新恢復到晉順中期時的盛世狀況。這方面萬陵縣已經組織能吏,近期將抵達嶺南府,需要嶺南府衙積極配合,一方面組織一部分難民跟隨大軍北上,另一方面組織修路,修建一條通往關內的大路。”
“好,我馬上讓人安排下去!”李云義聽到李昌憲對難民的妥善安排后,心情頓時好了很多,不等李昌憲說完,想站起來回府衙去處理政事。
“三叔,你先忙吧,那小侄我暫時告退!”李昌憲不得不找理由離開。
隨后的幾天時間里,李昌憲一直在嶺南府衙幫助李云義處理政事,直到所有的事情都理順后,才帶著一些招募的難民,跟隨萬陵縣的大軍繼續向北進發。
一路上,李昌憲感覺沿途荒涼了很多,或許是近年來兵荒馬亂造成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吐蕃軍突然開始進攻中原地區,讓隴右道的老百姓拋棄家園,紛紛向東走或者南遷。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好像占山為王的匪徒多了起來,雖然沒有直接下山來打劫萬陵縣大軍,但李昌憲總覺得不順眼,每到一處,第一件事就是派出小股士兵到各地去剿匪。
然后才是安撫當地官民,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