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五拍了拍歐陽上官的肩膀表示安慰,然后接著命令道:“出發……”
    莊園內,歐陽上官的哥哥們一起來到父母的臥房門前,門吱呀一聲被老爺子打開。
    “爹!五弟走了,兩萬大洋七輛騾馬車,五千斤大米一粒不少。”老大拱手稟報道。
    “好!老三你不是要建立什么根據地嗎?你也走吧,帶上五千大洋,帶著幾個后生,去做你想做的事兒,爹老了!家里的事情都聽你們大哥的,都退下吧。”老爺子吩咐道。
    “爹!有一天孩兒一定不比五弟差,得民心者得天下,我相信孩兒有一天一定能贏取勝利。”三子立正敬禮道,他脫掉了外面裹著的棉襖,露出的是八路軍軍服。
    天亮了,東方升起紅日,照射著大地播撒著暖意。
    河南境內,郭家興帶著輜重營踏入了南陽地界,腳下是崇山峻嶺,這座山稱之為伏牛山。
    南陽地里面貌十分特殊,坐落在盆地之上!其頭枕福牛,足蹬江漢,東一桐柏,西扼秦嶺之勢,東北西三面黃三,南部是丘陵之地,整個地形形如馬蹄。
    西北部有伏牛山脈,都南部有桐柏山脈,內有九座孤山,分別是:豐山,隱山,蒲閃,獨山,牛磨山,紫山,遮山,塔子山。
    伏牛山東西延綿八百余力,屬于秦嶺山脈東段,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連南陽盆地,東南依靠桐柏山脈,為還和與漢江分水嶺,也是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水系的一些支流的發源地,也是河南境內平均海拔最高的山區。
    山內怪石密布,古跡多不勝數!其山脈更是多有兇險,人煙稀少,時常有兇猛野獸出沒,多不勝數。
    “過了這座山就到南陽城,弟兄們加把勁!過了南陽就一馬平川,到了豫東平原,哪里就是我的家鄉,也是鈞座的家鄉,我們家鄉人多,招兵買馬重建我們鐵血旅不是難事兒。”郭家興大聲喊著,鼓勵著弟兄們推著輜重在這險峻的山間小路繼續前行。
    騾馬發出一聲聲嘶鳴,一路翻越一座座大山雖然沒有遇到危險,但山路崎嶇,也讓他們險象環生。
    “聽說過大平原!比我們山區要富有的多,哪里到處都可以種出莊稼來。”一個士兵向往著回應道。
    “每逢大旱大澇顆粒無收,人多餓死的也多!特別是黃河發大水,就是一場災難。”另一名戰士會應道,他也是河南人,雖然土地容易出糧食,可還是有太多的窮人,土地大多被地主鄉紳把持著,并沒有這個兄弟想的樂觀。
    “我在書上看到過!人多很窮,打出來的糧食根本不夠養活一家人,如今連年征戰,河南道是主要征糧之地,如今已經食不果腹,就是不錯的收成,征糧之后沒有余糧,能吃得飽飯的還是那么地主老財鄉紳。”一名學生兵說道。
    “老子他娘的就是河南的,這小家伙說的沒錯!俺們人多,連年抓走好幾萬壯丁,上海一戰中央軍大部分是我們,死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