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故事繼續,觀眾們已經非常清楚地知道男主角林特是一名在《生活》雜志工作了16年的膠片洗印經理,他性格內向,甚至無法跟心儀的同事謝莉開口搭訕,面對生活他像個旁觀者,時常“放空”做白日英雄夢。
這樣的白日夢,在很多觀眾看來是非常的接地氣,因為他們也和林特一樣,時不時就會陷入那種幻想。
因此當電影熒幕里面出現那些有趣的畫面時候,觀眾們真的絕了。
畫風時常突變,正如幻想總是不著邊際,卻又那么有趣,逗得觀眾笑個不停。
尤其是當林特在電梯里面幻想自己和上司撕破臉,直接打架,那種感覺真的是太爽了。但其實在很多認真的觀眾看來,這并不是一部喜劇片,因為這些情節看似有趣,但其實也證明了男主角林特的生活工作十分沉悶,僅僅是會幻想而已。
第一次站在公交車站前幻想自己會輕功,在萬眾矚目下仿佛成為武林高手,但最后他錯過了公交班車。
第二次坐在出租車上,望著車窗外,趕著時間,心急如焚,幻想自己有超能力,能夠瞬間移動,畫面十分有趣,瞬間移動到了公司的洗手間,但是推開洗手間的門,卻是出租車司機催促他趕緊下車。
第三次電梯里面諷刺上司,卻最后被上司嘲笑他的出神。
第四次變成謝莉的男朋友,在北極里和她通過老鷹對話,卻被上司用曲別針捉弄。
第五次在辦公室幻想自己會分身術,快速地處理讓各個分身處理堆積如山的工作,只是又走神了,現實情況是他在深夜還在加班。
第六次和上司大戰,拿著辭職信狠狠甩在領導臉上,最后卻被上司好一通批評。
……
這些情節故事十分有趣,同時也十分真實,完全就是很多人都會陷入的幻想,但現實殘酷的,即便是再不喜歡,也要老老實實地上班。
電影描寫正是小人物的白日夢狀態,真實又搞笑,生活中的打工人,難免也有過白日夢,有過幻想、憧憬,就像林特一樣希望自己是武林高手,又或者是超能力者,希望電影中的情節能在現實中重演,更希望好好嘲笑一番上司,亦或是與其酣暢淋漓地大打一場。
可當沉浸在想象中那個真實、優秀高人一等、受人崇敬的自己時,總會被現實現實——骨感的現實生硬地拽回來,現實中沒有人永遠活在自己的白日夢,終將有白日夢破,邁進現實的那一刻。
一如電影故事并沒有這么簡單,直到有一天公司被并購,雜志社需要做最后一期的封面,而封面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找到狂野攝影師尚恩的一卷膠片。
關鍵是林特找不到這卷膠片,沒有辦法,林特找謝莉商討,然后……
“開拓視野,沖破艱險”
“看見世界,身臨其境”
“貼近彼此,感受生活”
“這就是生活的目的所在”
……
在領導的一再催促下,當林特在此看到那張尚恩的照片時,冥冥之中,仿佛在伸手召喚,召喚林特行動,去開拓視野、去沖破艱險,去看世界、切身感受世界,不再活在荒誕的白日夢中。
讓所有觀眾期待的故事真正開始了,應該說就是電影真正的冒險之旅開始了。
是時候讓夢想照進現實了!
林特為了底片,尋找攝影師尚恩,在這個南海優美的小鎮上,林特發現了尚恩照片上的“拇指”線索。
林特隨著小破船,來到了美麗的小島,林特騎著單車,堅定地朝著前方進發。
觀眾們都被這一系列的鏡頭給吸引了,路上風景宜人,熒幕上呈現的就是美麗的景色,在最美的還是這一條路,尋夢之路是最美的。
向遠方延伸的公路上,林特獨自一人,畫面非常美,尤其是伴隨著激昂的,奏響著一個勇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