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毒發身亡的消息一傳出去,就震驚朝野。
文武百官都沒想到,昭王那個煞神居然就這么死了。
有些人還不敢相信,特意派人去打聽這個消息是真是假。
最后得到了確切的肯定答復。
昭王是真的死了,并非謠言。
曾經跟昭王結下仇怨的人都在心里暗暗竊喜,昭王這個禍害可算是死了。
但也有些人為此而惶惶不安的,比如說虎嘯營的統領卞自鳴。
他原本還打算投靠昭王麾下,借著昭王的勢力步步高升呢。
沒想到換眼見昭王就死了。
他以后該何去何從?
皇帝因為傷心過度,無心上朝。
他不僅要在宮里給李寂開設靈堂,還打算把李寂安葬在皇陵之中。
這一舉措引起了皇后的強烈不滿。
“陛下,就算您再怎么偏愛昭王,他也只是一介臣子而已,并非皇家中人,怎能將他葬入皇陵?這有違祖制,請陛下三思而行!”
皇帝的眼眶布滿血絲,聲音也有些沙啞。
“你心里清楚,寂兒就是朕的孩子,朕沒能在他生前給予他應有的待遇,如今他死了,朕怎么也得讓他認祖歸宗。“
皇后聽到認祖歸宗四個字,情緒變得越發激動。
“您難不成還想將李寂的名字寫進皇家族譜?!”
皇帝沒有否認。
這基本就等于是默認了。
皇后厲聲道:“我不同意!”
皇帝揉了下額角:“寂兒都已經死了,你又何必還對過去的事耿耿于懷?”
皇后直接被氣笑了:“我難道不是在為陛下的聲譽著想嗎?一旦李寂的身世曝光,您的名聲也就毀了。”
皇帝想起當年的事,頓時就不說話了。
不只是皇后反對,就連太后和寧陽大長公主也對此表示出強烈的反對意見。
俗話說家丑不能外揚。
他們說什么也得將當年的事情死死捂住,決不能泄露出去。
迫于多方的壓力,皇帝最終放棄了要讓李寂認祖歸宗的想法。
為此他心里越發愧疚。
他覺得自己虧欠了李寂很多。
他想從別的方面補償李寂,想起李寂生前的遺愿,他決定給李寂和花漫漫舉行一場。
既然李寂那么喜歡花漫漫,就讓花漫漫嫁給他當正妃。
如此也算是了卻了他最后一樁遺愿。
這次皇后倒是沒有再出面阻攔。
寧陽大長公主甚至還對此表示贊同。
她不想讓外孫到死連個正妃都沒有,若能在外孫下葬前,給他娶個正妃,他到了地下也能安心許多。
花漫漫在聽聞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不好了。
她好歹也是從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現代人,實在是接受不了這種封建陋俗。
然而皇帝金口玉言,旨意已下,花漫漫完全沒有拒絕的資格。
宮中的繡娘們實在是厲害,居然連夜給她趕制出了一套專用的結婚禮服。
花漫漫被迫穿上禮服,還被按在梳妝鏡前畫了半天的妝,旁邊還有喜娘在不停地說吉祥話。
然而不管聽再多的好話,花漫漫也高興不起來。
她始終都哭喪著個臉,抿著唇不發一言。
等到太陽下山,天色變暗。
花漫漫被送到靈堂。
放眼望去,靈堂里是清一色的白。
身穿大紅嫁衣的花漫漫成了這一片白中最顯眼的存在。
李寂死了,死人是不能拜堂的,按照習俗須得從兄弟侄兒中選一個幫忙代替他拜堂。